“当然,我知道这是你接受的训练之一,无法承受酷刑时,避重就轻,换取喘息之机。出于尊重,你获得二十五秒。”
“下一个问题,任务是什么?”
……
“任务目标是什么?”
经过长官帐篷时范荣翔听到排长询问,排长是个服役10年老军士,典型职业军人,眼中只有命令、任务与服从。连长声音不高,范荣翔根本听不清。作为列兵,偷听长官谈话并不恰当,但好奇心总会压过一切。就在范荣翔努力想听清帐篷里长官对话时,不远处战友扬着一封信,“范荣翔,信。”是父亲的信。
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范荣翔十分惊喜,这是自己离开新兵营后,父亲的第一封信。就在范荣翔想拆信时,集合哨声响起。几十分钟后,天色将暗时,一队士兵列成单行出发。
丛林深处一营营地并不大,半分钟就到营地外围铁丝网出口,出口处耸立两座机枪堡,一营营地距离前线只有15公里,不可能像缅甸腹地营地一般安全。
手持加装瞄准镜六式甲自动步枪的尖兵小心翼翼在前面引路,一营搜索连二排43官兵,顺小道进入丛林。尖兵小心翼翼,在迷宫般丛林中,熟悉的穿行,与队伍保持三十米距离,孤零零一人走在前头。假如沿路有埋伏,尖兵首当其冲,可他并不害怕,恐惧是空闲时的奢侈品。尖兵直接关系到整排的安危,责任重大。
“班长。”范荣翔刚出声,就被班长用严厉的眼神打断,在寂静的丛林内执行搜索任务,绝不能发出声音。范荣翔连忙闭嘴,专心搜索密不透风的丛林。
出发时,排长下达作战命令,一支英军搜索部队渗透到前线,营里命令找到他们,歼灭他们。缅甸解放后,印缅边界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但双方搜索部队却不断在崇山密林腹地激战。
为摸清边界国防军兵力部署,英国人出动大量搜索部队,国防军任务就是,绝不能放搜索部队进入缅甸。
“大少爷,接替左侧警戒。”十几分钟后,班长命令范荣翔。
“是,长官!”范荣翔兴奋不已,这是自己的首次任务。大少爷是战友给范荣翔起的外号,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少爷。不过身份并没有带来优待,军队不在乎身份,军队中范荣翔只是列兵。
接替左侧警戒任务后,范荣翔兴高采烈,警惕的观察左侧密林,还要尽可能沿路找明显的地形标记,记在心里,一条接一条串在一起。边走,嘴里还不停念叨:顶上大树,泥水一摊,大石一块,荆棘拦路等等。其实并不是尖兵的范荣翔没必要记住这些,但到部队一开始执行侦察任务,就养成边走边记的好习惯,直至成为本能。可范荣翔心中升起使命感,“或许兄弟的安危,全在自己身上。”
尖兵执行的是最危险任务,只有最优秀士兵才能担当,范荣翔目标就是成为排里甚至连里的尖兵。加入国防军后,范荣翔内心较劲,一定要比其他人出色。或许是少爷的自负心理,自己一切行动、思想,都是想出人头地。加入军队,不是为混过几年,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履行责任。要么魂归忠烈祠,要么成为英雄。离开西北时,朋友之间的誓言言犹在耳。
丛林道路极为陋劣,树林渐渐稠密,只能依靠尖兵手中砍刀开路。慢慢搜索排战士步履蹒跚,肩上步枪老往下滑,视线被树叶遮挡,湿淋淋草木枝叶气味逼人。队伍只好成单行走,前后紧紧靠拢。一个钟头后,队伍终于来到一片雨林间的开阔地带,最先进入开阔地带的尖兵,左手一抬,然后蹲下来,原本行军的部队都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