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胡岛并不是第一期任务目标。根据任务,第三军团将配合第二军团攻占除瓦胡岛之外的夏威夷大岛,茂宜岛、可爱岛、尼豪岛、莫洛凯岛、拉纳岛、卡霍奥拉韦岛。夺取七座外岛后,才会对瓦胡岛全面攻击。中国人对夏威夷群岛尤其是瓦胡岛的重点轰炸,不仅摧毁了美国人的空中力量,也彻底摧毁了瓦胡岛要塞的表面工事。根据情报,d层12英寸海岸臼炮、g层12英寸1917式海岸炮,h层最强大16寸炮,已完全摧毁,其它各防御层表面工事遭受不同程度破坏。”
“瓦胡岛人口50余万,集中了夏威夷80%以上人口,随美国海军主力撤离,夏威夷美国陆军总司令已下令16万美军中的75%至80%集中到瓦胡岛。瓦胡岛有夏威夷最肥沃而且完成开发的土地、有设施良好的城市、工厂,为美国人长期坚守提供了有利条件。瓦胡岛外七岛美军,少则千人,多则四五千,为人民军占领七岛提供便利,只要占领夏威夷外岛……坚不可摧的瓦胡岛就会变成鸡蛋,而且瓦胡岛50万人口中,还有近20万日本侨民。日本对美宣战后,美国对日本侨民进行监视,但只是监视。此次人民军将会圆日本近一个世纪的夏威夷之梦。”谷寿夫补充道。
1853年日本人发现了夏威夷这个日本东部最大岛屿,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夏威夷情节就成为日本无法摆脱的梦。
夏威夷地处太平洋战略要冲,同时也是美国和日本的安全边界,与中途岛一起构成美国容忍日本扩张的最底线。19世纪前半叶,夏威夷是中太平洋航线上的中继站和捕鲸船补给基地。美国于1842年承认夏威夷王国并于1849年缔结美夏通商条约。此后美国在夏威夷与日本展开争夺并迫使日本停止东扩脚步。
19世纪后半叶美国谋求兼并夏威夷,日本则希望夏威夷保持独立,双方矛盾升级。1871年5月日本与夏威夷建立外交关系,缔结友好条约。1871年1月6日,美国驻日公使德朗请求国务院指示:“日本政府如果努力以和平方式,在夏威夷人民同意下吞并该岛,美国政府是否反对此举?”美国务卿菲什明确答复,美国不同意任何国家兼并夏威夷。
1884年日本政府批准向夏威夷移民,至1890年,夏威夷日本移民已达12360人,占夏威夷总人口13%,同期美国移民仅为1928人。三年后即1893年日本移民为10万人,是同期美国移民的10倍。1893年1月,在美国驻夏威夷公使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参与下,当地美国移民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新政府,请求并入美国。
2月,日本派“浪速”舰低檀香山与日本“金刚”舰会合,表达对美国的不满。11月17日,日本再派“浪速”舰前往夏威夷,告知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不承认任何可能成立的政府。迫使美国改变吞并夏威夷的做法。时任海军部长西奥多·罗斯福对此非常不满:“美国不占领夏威夷,日本、德国或英国就会占领。”
夏威夷危机反过来也加速了日本向西扩张步伐。1894年日本为打开东亚“难局”,发动甲午战争。次年日本获胜后即调头再与美国争夺夏威夷。1897年6月16日,美国和夏威夷在华盛顿签署合并条约。日本派出军舰,美日海军在夏威夷海域对峙,美国表现出不惜武力维护太平洋安全底线的姿态。
由于日本在东北亚立足未稳,还受到俄国压力,只有先忍气吞声,采取先西后东的战略,将夏威夷问题留待将来总体解决。只不过从此,夏威夷问题一直都没能解决,日本甚至不得不于1897年12月22日,撤回对美国合并夏威夷的抗议,眼睁睁看着夏威夷成为美国禁锢。现在,天赐良机使日本可以重新夺取夏威夷,报复美国夺走日本后花园之恨。
“日本的檀香山侨民受到监视,但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多了一个取胜的筹码。”谷寿夫不无嘲弄。侨民自由竟然是靠出卖日本获得的,该死的反革命分子,逃到国外依靠出卖日本为生的“日本人”。
“但是军团长同志,一旦发动对可爱岛、莫洛凯岛及茂宜岛的进攻,美国人就一定会对我国侨民集中监管。”一名参谋官提醒军团长。
“那为什么不在发起进攻的同时,动员岛上侨民骚扰呢?美国人有武器,侨民同样有武器,不是吗?”谷寿夫胸有成竹。
“军团长同志,他们只是普通侨民,而且其中不乏反革命分子。当年革命后,数十万流亡海外的日本人中,至少十万人聚居在檀香山。反革命分子,会成为美军最坚定的支持者。”
“但同样有心向日本的侨民,不是吗?至于反革命分子,夺取檀香山后,我们可以集中解决。假如侨民里应外合,美国人一定会镇压,会区分日本侨民中谁支持我们,谁反对我们。混乱可以牵制岛上美军。”谷寿夫目露寒光。旧军人如何争取到首相信任?上原有泽就是答案。只有对反革命分子残酷无情,用反革命分子的血,才能证明自己是革命者。
一直以来,旧军人在人民军中不受重用,甚至排挤。原因就在于此,大多数旧军人无法证明自己是个革命者,无法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旧军人,清洗自然会无法避免的降临在旧军人头顶。自己侥幸逃脱人民军内部多次清洗,现在是结束的时候了。此次,必须抓住机会,证明自己是个革命者。
檀香山有很多反革命分子,是除中国上海外日本反革命分子的大本营,完成任务后,自己或许会像上原一样,成为首相的亲信。而且这亦是首相的愿望,或许这正是首相任命自己为第三军团军团长的原因,在首相接见并任命自己为中将后,曾大谈流亡国外的反革命分子对日本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