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谷新,即便我们不去,他们也会完成试验,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生产线。”李墨晴拍拍桑谷新的肩膀。
“别折磨自己了,好好放几天假,公司有我,工厂里也有其他人调整生产线。”
看到运输机腾空而起,李墨晴喜不自胜,不出意外,明年公司就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武器,步枪会被冠以什么序号呢?30式自动步枪或31式自动步枪。一星期后,眼镜蛇公司接到国防军联勤总部公函,要求公司提交400支样枪,交由国防军部队试用。
第147章 马来亚
马来半岛东临南中国海,西接印度洋,南毗新加坡,西南与马六甲海峡、东印度群岛苏门答腊相望,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出入口,为东南亚最大的交通要冲,它扼制着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以此为根据地,南下可取东印度群岛,西进可入印度洋,未来还可切断西方国家同中东地区海上交通,更重要的是,夺取新加坡、马来亚后,南中国海将会成为中国内海。
根据国防军推演马来亚战役必定是硬仗,因为马来亚作战要从远距离渡海登陆,陆上要突破马来半岛长达1000多公里的层层阻击,击溃英军海上与空中抵抗,最终攻占新加坡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的现代化要塞。正因为预料到战役的艰难,国防军才会调集最精锐部队,第9军担任马来亚战役主力,由实力雄厚的第2航空队承担空中支援任务。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第九军作战,参谋部在菲律宾巩固战果后,调动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到马来登陆,同时派出马来特遣舰队掩护部队进攻。第九军下辖第15步兵师、第24步兵师和第7机械化步兵师,除第7机械化步兵师宣战前一月刚乘船抵达暹罗外,第15、24步兵师早在半年前已进入暹罗,并进抵暹罗南部,进行南方丛林适应性训练。
共和30年8月20日,国防军参谋部向驻泰南第九军下达作战命令。总参谋部作战计划是:作战目的:击溃马来亚英军,攻占马来,尤其是新加坡,摧毁英国在东南亚根据地。
9月17日,被“阿卡迪亚”会议选中指挥马来亚战区的韦维尔将军从爪哇岛万隆司令部飞往新加坡视察。当天,四十五辆中国坦克突破柔佛巴鲁第十一印度师防线,距新加坡只有200英里。整个马来亚,盟军没有一辆坦克截击。英国专家曾断定装甲车不适用于丛林战,五天前,英军开始向新加坡全面撤退。
到北部前线,韦维尔见到英军乱作一团,第三兵团陷于混乱,第十一印度师完全溃散。他下令全线后撤一百五十英里到柔佛州。戈登·贝内特少将率领澳大利亚师将在那里作最后努力阻挡入侵。韦维尔回到新加坡视察岛屿要塞北部防线,但什么也没看到,连应对入侵的详细计划也没有。因射界原因,岛上要塞炮口对准大海,全都无法掉头轰击中国军队。
韦维尔向丘吉尔报告,新加坡根本谈不上什么不可攻克,而且赤裸裸毫无防御。
丘吉尔惊呆了,他责备自己不该相信“新加坡要塞”,立即给参谋长委员会写了一份备忘录。
“我必须承认,韦维尔的来电使我十分惊异,我丝毫不曾想到,具有半英里到一英里宽天堑的新加坊要塞背后竟没有设防。如果不把岛屿建成要塞,那么,它有什么用处?在讨论新加坡防御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向我指出问题所在。究竟怎么回事?我三番五次表示,要依靠新加坡岛防御抵抗围攻,我从不依靠克拉海峡计划,不但新加坡岛必须想尽办法维持防御,而且必须为保卫全岛战斗到底,直至每支部队、每个坚强的据点都分别遭到破坏为止。最后,新加坡必须变成要塞,誓死保卫,而不是考虑投降问题。”
雨淅淅沥沥,雷声隆隆,新加坡笼罩于一团雨雾之中,大雨让英军士兵感觉无比厌恶,但相比被中国轰炸机、攻击机蹂躏,英联邦军便对大雨充满感激。大雨可以阻止空袭,但对中国炮兵却丝毫无效,他们仍日夜不停,用榴弹炮、加农炮炮击新加坡。
“我们的任务是守住堡垒,直到援军到来,而援军肯定会到来。”9月27日,当最后一批士兵跨过海峡向新加坡撤退时,英军司令帕西瓦尔将军如是激励士兵。但四天前,英军上下就明白,援军不可能到来。z舰队覆灭让英军对援军不抱任何希望,唯一支撑战斗意志的是逃回新加坡,然后,祈祷上帝,援军尽快到来。
柔佛海峡长满热带植物的沼泽地,英、澳和印度军队正在沿岸拼命加固防御工事。马来亚战役对英联邦军而言,无疑是场恶梦,开战二三天,英军便失去制空权和制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