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解决?”当年“蹂躏者”轰炸日本,共损失78架轰炸机,其中80%是因为发动机过热造成的。
直到战争结束三年,西北动力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早在“蹂躏者”试飞时,就曾出现过发动机过热的飞行事故,但空军急需跨海轰炸的飞机,发动机事故被掩饰起来。对日战争结束,国会曾对此展开调查,西北通用动力和中华航空支付了700万元罚金,空军有多名将领被迫退役。如果不能解决发动机过热问题,空军不可能接受飞机。
“董事长,多层星形发动机后面层次的冷却问题是大难题,因为冷却空气在前面被加热,后面冷却效果要下降,中飞也碰到同样难题。”
大型机库中,停着一架原型机。于氏航空的原型机比中飞晚三个月,而且没有试飞,根本原因是怕出事。中飞xh27试飞过程中,就出现飞行28小时后一台发动机自燃现象,幸亏飞行员技术高超,在突厥斯坦迫降。
“董事长,发动机汽缸头是整体精密铸造而成,外壁散热器排布相当紧密,散热片密布,散热效率非常高,迎风面很小,最大应急功率2800马力。海军f-6就是使用这种发动机,但海军f-6不需3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飞行,最多26小时足矣,所以毫无问题。但一旦超过30小时,就有15%的几率发生自燃。”
这台功率强大的发动机,一年前刚推出,被所有人当成怪胎,两排共18汽缸,排量5865升,令其它空冷发动机相形见绌,功率强大、安全可靠、维护方便。但自燃问题,导致不能满足28规范9600公里航程要求。于鸿玉突然想到南方动力,以制造液冷发动机闻名遐迩。
“采用液冷如何?”
“液冷也曾考虑过,但液冷发动机最薄弱环节就是散热器,散热器被击中,飞机很快就会因为丧失冷却能力而坠机。气冷发动机由于没有水冷管路和专用散热器,不会因为冷却系统被击中,丧失冷却能力而挂掉。”
“要是敌人战斗机有本事瞄准散热器打,为什么不省点事,直接打座舱?抗战损能力不是战斗机设计的最主要指标,如何打击敌人和不受敌人打击才是,主次不能颠倒。靠抗战损来救命,无异缘木求鱼,空军将军们肯定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就不会用f-5取代f-4。联系南方动力,寻求合适的发动机,此战必须要赢。”于鸿玉下定决心。
空军和海军不同,海军偏好气冷是因为,每次出击前需要检查、补充冷却水,在惜水如金、出动时间紧迫的航母上,额外储备高纯度水和伺候水冷发动机非常麻烦,而气冷的易用性就显得十分诱人,但远程轰炸机不需要顾虑此类问题。
“但愿……”于鸿玉朝南方望去,战争或许已经打响了。
第127章 偷袭
1898年12月10日美国和西班牙签署《巴黎和约》,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被割让给美国,12月21日公告中,美国总统麦锡金宣布美国占领菲律宾,菲律宾成为美国在亚洲仅有的一块殖民地。1923年前针对日本的“橘色计划”,1923年后针对中国的“无翼龙计划”核心思想是,当美属菲律宾遭受战争威胁,美国调动舰队、陆军保护菲律宾。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结束了总督制,菲律宾实施自治联邦政体。中美关系紧张时,美国人抢先扩充菲律宾军队,又从本土调派部队增援菲律宾。美国发布最后通牒后,更是大规模调兵遣将,遮天蔽日的b-24飞抵菲律宾。美国将13个重型轰炸队大队半数调至菲律宾,菲律宾新总督麦克阿瑟顿时胆壮气粗。
中美宣战后,菲律宾华侨商店关门停业,华侨聚集在中华会馆或中华学校内,总督府命令军队强行收缴华侨武器,中领事馆关闭,领事遭到监禁。
一辆黑色凯迪拉克轿车在两辆汽车护送下悄无声息驶出马尼拉饭店,直奔老城区。凯迪拉克车身宽大,显得特别醒目,车中之人正是美国驻远东部队司令麦克阿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