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页

“我没去过朝鲜,问军士长,他弟弟就在朝鲜服役,他还去朝鲜看过弟弟。”

“也不贵,一夜40韩元。”

“太贵了,咱们加上驻外津贴一个月才三十块。”

“贵?一华元换80多韩元,你算算,比抽包烟还便宜。”

“军士长,真的?”车上士兵以为军士长逗乐。

“当然真的,去年休假去朝鲜探望弟弟时亲自证实过。”

“不知道在此时,一华元能换多少当地钱。”士兵们对驻防越南的日子充满期待。

车队进入城市,法国侨民神情复杂地看着绵延的车队,望着车上兴奋的中国士兵,心中感叹,西方世界将失去亚洲,印度支那只是开始。

第121章 威胁

“最近,国际形势的变化迫使我们调整与德国关系,同时与英、美关系的调整,同样不容疏忽。英美沉醉于19世纪殖民主义思想中无法自拔,忽视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诉求,导致英美殖民者与亚洲争取民族解放思潮的对立。美国政府刻意向美国人民强调已逝作家梅贶升先生的世界三分论,即南北美洲归美国统治,欧洲及非洲归欧洲人统治,亚洲归中国统治,将一切欧美人排斥于亚洲之外。罗斯福与他的幕僚,正企图据此,向美国人表明,中国正在破坏亚洲及太平洋和平,为其首先废除共和14年签定的《中美友好航海通商条约》制造舆论,其后对华态度日益强硬。我们必须注意,强烈种族主义问题支配美国对华以及亚洲政策。罗斯福政府频繁施压,并不是平庸外交、短视政策及多变的目标所致,是蓄谋已久的想挑起战端。总之,罗斯福政府试图以我国为标靶将美国引入战争。”共和30年7月4日《中华时报》《走向战争的道路 罗斯福的阴谋》。

1941年7月13日,从上海驶出搭载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的“祖国号”豪华邮轮驶抵檀香山。美国太平洋舰队两艘驱逐舰专程迎接“祖国号”。船一靠岸,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理查森等人马上拜访吴哲明大使,另外,吴哲明大使在檀香山逗留期间,太平洋舰队情报参谋莱顿少校还被派去当联络副官。与外界对中美未来局势的忧虑不同,整个檀香山洋溢在一片友好气氛中。

7月21日,“祖国号”邮轮驶抵旧金山,欢迎场面盛况空前,在中美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数万华侨在金门大桥附近欢迎,美国海军为了欢迎曾经出任舰队司令的大使,极为郑重的派出两艘驱逐舰到金门海峡迎接,更有甚者,当吴哲明大使回访普莱西迫奥兵营时,美军出动由一名上校指挥的仪仗队,在金门湾要塞鸣放礼炮,欢迎场面极为隆重。

旧金山报纸头版刊登吴哲明大使的照片,通栏报道他的到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吴哲明受到热烈欢迎,太平洋和平可望来临。”

“美中关系大有希望,前途绝非暗淡无光。”

“吴哲明少将于1920年毕业于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1923年3月曾指挥驱逐舰分舰队于太平洋拦截日本商船,与职业外交官不同,自幼在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就读的前中国海军少将吴哲明,有明显亲美倾向,其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意味中国试图调整与美国关系。”

可是,当吴哲明抵达华盛顿后,遭遇却截然不同,冷淡到美国官方都懒得进行礼节性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