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页

“为什么不向英美让步呢?”

“让步?谁敢说让步,谁就是第二个陆子次。曼谷事件后,外交部曾试图缓和中美关系,结果当天,就收到邮件炸弹。而且,总理走钢丝的前车可鉴让英美对中国极为警惕。上次中国一边对德宣战,一边向德国出口大量军用物资。”

所有人脸上表情复杂,总理在一战中违反国际道义,却使中国利益最大化。但也导致现在英美对中国极度不信任,关系亦急剧恶化。

“这些年中国外交政策核心是投机。对日作战,利用列强对日本的警惕;兰芳危机,利用英美法战后的虚弱。对日和解,同样是投机。现在,我们还在赌,赌美英不敢逼人太甚。但这次不同,前面,英美本身没有任何危险,而现在,英国已经危在旦夕了。”

罗伯臣端起咖啡,轻抿了一口,“假如没有美国支持,英国不可能阻挡德国入侵。现在美国形成共识,假如德国击败英国,德国就会整合欧洲力量进攻美国。美国最担心是,中国会在太平洋向美国宣战。英美都需要中国实质性参战,派出国防军到英国作战。总之,中国必须向德国宣战。”

“该死的列强!”有人恨恨地骂道。

“但总理不可能接受英美的要求,这不符合中国利益,局势未明朗前,过早卷入战争很不明智。不过中国不介意对苏俄宣战,无论出于国家安全,或是为了咱们的彼得少爷,都是值得的。”罗臣伯的幽默引得众人会意一笑。

几十年来,中俄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国与俄罗斯,历史上尽管也有不快,却不妨碍国人对俄国充满好感,尤其对彼得皇储。国内一些小姐甚至在彼得皇储结婚时,以绝食表达不满。

“但是中国的亲德倾向,反英美情绪,却让美国深信,中国在等待德国击败英国,最可怕的敌不是当面拿刀的敌人,而是随时可能从背后致命一击的敌人。”

“你的意思是,美国警告是试探我们的底线?”

“是的,美英会用强硬的、甚至令中国无法接受的方式,逼出中国选择。假如,中国倒向美英,自然皆大欢喜。反之,英美至少不必再担心一个暗藏的敌人,提前暴露的敌人,反而更好对付。”

“但为什么英美不考虑把亚洲交给中国呢?如果那样,我第一个赞同向德国开战。”穆家祥插话。

罗臣伯瞪了一眼异想天开的穆家祥,“如中美开战,中国会拿突厥斯坦或俄罗斯换取苏俄向美国开战吗?指不定苏俄一边接收,一边倒打一耙。更何况亚洲是支撑英国继续战争的仓库。丘吉尔拿了罗斯福几十亿美元物资,结果连几个小岛都斤斤计较,怎么可能把缅甸、马来亚、新加坡奉送呢?英法曾把捷克、奥地利、波兰出卖给德国,换回什么?英美不可能再用绥靖政策‘资敌’。中国想要的东西,会自己动手拿,就像法属中南。”

“法属中南,又是一次胜利啊!”孙云勤嘲讽道。

孙云勤清楚,国会“帮助法属中南各民族赢得民族解放”的决定,等于给紧张的中美关系火上浇油。海军租借金兰湾的要求被法国人拒绝,让国民和国会部分议员愤愤不平,于是这个不知死活的软柿子便在劫难逃。

在几十名议员提案要求下,国会举行“法属中南人权听证证”,流亡中国的越南独立份子,进行声情并茂的控诉,顺理成章,国会就“中国是否应保障法属中南人民人权”进行投票,仅一天时间提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55%赞同率,说明国会还是保持了冷静的头脑。”罗臣伯拍拍孙云勤的肩膀,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