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实话实说,让杨浩和赵德骧有无言以对。安德烈说的是事实,24式坦克太重了,的确碰到不少麻烦,尤其是乙型推出后,重量比甲型重了五吨。年前开到泰国的第十三师带上刚列装的一营24式乙型坦克,想到泰国耀武扬威,结果阴沟里翻船,训练期间压塌了一座桥,最后灰溜溜上缴装备,换成九式。
“还有理了,坦克自然越大越好,你们这些都是歪门邪道。罢了不争了,今天日本人用试验场,咱们没什么试验,安德烈,到基地附近玩玩。”赵德镶连忙插嘴,以掩饰尴尬,阴沟翻船之事不提为妙,太丢人了。
“日本人?真搞不懂中国人,日本明明是社工党主政,而且与中国仇深似海,你们却调整关系,他们的特使已经到柏林了,甚至还是乘座中国的包机。”安德烈颇为不满。
杨浩无奈的笑笑,“政客们的事情当兵的永远弄不明白,不是吗?”
“弄不明白?日本特使松冈在柏林,红俄莫托洛夫也在柏林,还有意大利特使,四国有可能结成同盟,届时,苏俄和日本的目标是谁?只有我们不是吗?你们竟然愿意向日本提供军事技术,真不知道中国政客是白痴,还是无知。”安德烈愤愤不平,中国政府再次拒绝俄罗斯收复欧俄的要求,并不愿意帮助俄罗斯光复国土,却同日本打得火热。
“安德烈,正因如此,才需要调整对日关系,这是基于中俄两国利益需要,我们都不愿意攻打红俄时,日本从背后捅刀,不是吗?俄罗斯更应该感激中国短视的政治家,因为这个决定对俄罗斯更有利。”赵德骧无法再保持沉默,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中日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和军事、经济合作,是中国防止日本倒向苏俄作出的无奈决定。
“作为俄罗斯人,我感激中国的牺牲,但你们真相信一纸盟约吗?”
赵德骧沉默不语,但安德烈从他们眼睛中得到答案:不相信。
“那为什么还愿意向日本……”安德列手指远处24式乙型坦克问道。24式乙型坦克是中国最先进的坦克,俄罗斯购买的24式坦克,部分运回中国工厂参照乙型改造,朝鲜尚未获得24式坦克,全世界只有俄罗斯得以分享。
“安德烈,中国有句老话,想要狗听话,就要给狗骨头。总要给他们点好处,不是吗?中日之间是一纸条约,日本和苏俄、德国、意大利不也是一纸盟约吗?”赵德骧瞅着远处日本人,一纸条约的可信度只有天知道,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中日如此,日俄德意同样如此。
第115章 中与德
“黄昏,柏林教堂钟声敲响,做完礼拜回家的人不停向身穿军装的帝国军人致敬,他们征服了法国和大半个欧洲,足以赢得敬意。许多人选择此刻,在皇宫和巴黎广场上散步,人行道上挤满人,不顺着人流,根本无法行动。与过去相比,街道上穿制服的男人并没有增加。自下士首相上台,德国就变成军营,熟练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工人修筑高速公路……”
“男人们高唱一战爆发时唱的“kaisenwilh siegesarsch”和“nesen glona”,抱孩子的女人向士兵挥舞手帕,年轻少女不断向士兵献出热吻。夜晚,大街被纳粹游行的火炬照亮,伴随弹簧鼓声,人们高举火把汇成火的河流,在火流旗海中,满脸亢奋的纳粹和支持者高唱“die fahn hoch”,歌声响彻云霄。前线接连胜利使德国人坚信,战争胜利,指日可待,英国人很快就会投降……”
“与英国窘境相比,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相比我国,德国消费品仍然匮乏,但从被占领国运来大量农产品、肉类和奢侈品繁荣了德国市场,被占领国支付的巨额占领费使德国空前繁荣。英国却不得不对基本民生物资严格配给,肉、蛋、糖和水果消费分别下跌27%、56%、35%和56%,糖果、黄油、茶叶和咖啡配给量为零。”共和30年2月14日《中国时报》《鹰徽阴影下的欧洲》。
一场春雨令狂热的柏林显得阴冷,菩提树下大街被春雨冲刷的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清新。首相府大阳台上,站着一个个头不高,身材消瘦、留偏分头的男人。体格显得很不匀称,上身长,腿却很短。衣服上只戴一枚徽章:普通的、士兵配戴的铁十字章。
“元首!”一个个头同样不高,戴眼镜的人走到这个男人身后,恭敬而谦卑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