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页

“是啊!数以千万计军队,挥舞武器,进攻全世界,夺取资源和殖民地。”罗斯福喃自语。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和自己的女婿,在对华关系上分属不同派系,科德尔·赫尔是亲华派,而自己的女婿却是反华派。

“我们曾试图改善中美关系,胡佛修改关税后,中国是第一个作出报复决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同英、法、德几乎所有国家签定了谅解备忘录,达成关税谅解,相互减免关税,这一举动被各国视为友好而理智的。但我们同中国的贸易争端最为激烈,因此,同中国改善关系,核心前提是贸易,国内很多人并不愿意美中达成关税谅解,毕竟中国商品对美国商业的冲击是最严重的。”

“至少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向中国表达善意!”科德尔·赫尔知道总统并不愿意与中国交恶,理智的政治家很清楚,同中国交恶并不符合美国利益。

“某种程度的善意?”罗斯福等待科德尔·赫尔进一步解释。

“派出亲华倾向的大使,相信中国人会理解我们表达的意愿。”

“亨利·卢斯,《时代》杂志创办人,出生于中国山东,他的家庭是我国最闻名的亲华派,甚至中国总理司马华之先生曾说过:亨利·卢斯是中国的朋友。如果我们派他作为驻华大使,中国政府一定可以感受到美国想要表达的善意。”在美国没有比亨利·卢斯,《时代》和《财富》杂志创办人,更为出名的亲华派了。

这个出生于中国山东的美国人,早在二十二年前第一次采访当时尚是西北边防公署主任的司马时,就成为其政策的支持者。作为卢斯的朋友,科德尔·赫尔知道除美国外,中国是卢斯最爱的国家。熟悉卢斯的人都知道,只要跟卢斯长久相处,就会明显感觉到他对中国亲人一般的关心。

卢斯真诚的相信温和的中国人最能接受美国文化,在卢斯眼中,地球上所有民族中,中国最崇拜和相信美国,认为美国最接近他们祈盼的自由发展模式。在美国人眼中,中国不仅能实现美国民主理想,而且能实现商业梦想。卢斯在《美国世纪》中强调:亚洲将给我们带来不是几亿,而是几十亿,上百亿美元,这亦是绝大多数美国人无法割舍的。

恐怕没有比亨利·卢斯更合适的人选了,作为他的朋友赫尔有理由帮助卢斯达成愿望,“而且,这同样是亨利·卢斯先生渴望已久的事情。”

“不!不行!总统先生,全世界都知道亨利·卢斯的亲华立场,这毋庸置疑,但亨利·卢斯拥有中国国籍,将会成为攻击重点。”亨利立即反对。

“或许有人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就这一问题质疑总统先生,这无疑是非常不恰当的。”亨利表明自己之所以不赞同亨利·卢斯出任驻华大使完全是为总统您着想。天!把亨利·卢斯派到中国担任驻华大使,开什么玩笑,全美国都知道亨利·卢斯是亲华派,而且一直渴望出任驻华大使,但在亨利看来,卢斯的作用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

一直以来亨利·卢斯就怀揣着中国乡愁,乡愁经责任感发酵,亨利·卢斯便在美国开放的言论环境中,运用强大的话语权,动员、影响和说服非富即贵的核心读者群,以达则兼济天下的媒体巨子特有方式和西方国家全球利益角度去关注和呵护刚刚实现复兴的中国。毫不夸张,是《时代》杂志使司马华之成为有中国华盛顿之称的美国人家喻户晓的伟人。

中国击败日本后,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性转变的时代,卢斯和他的《时代》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和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是《时代》杂志的努力宣传,使得中美避免了直接对抗。

女婿的反对让原本准备同意这个建议的罗斯福顿时清醒,这会成为明年大选,对方攻击的把柄,自己谋求第三次连任的障碍。自己并不像大洋彼岸的那个总理,在任期将满时,全国各界就发动大规模挽留活动,甚至国民抵制选举。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还有更合适的人选。”

“还好!”总统的回答让亨利松了一口气,天知道,只要卢斯和他的《时代》杂志还在,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就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此时,罗斯福忍不住思考,大洋彼岸的那个日益强大的国家,他们到底需要什么?美国应该采取怎样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