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集会,正在面向世界广播。我知道,在乌拉尔山以西,无数渴望自由的人们也在倾听。我与乌拉尔山以西的同胞一样,都有一个坚定的、不可变更的信念:俄罗斯一定会统一,自由一定会再次降临俄罗斯,俄罗斯的传统定会得到恢复,三色旗一定会再次飘荡在乌拉尔山以西。”
彼得知道乌拉尔山以西一定有无数人在收听广播。十八年前,战争刚刚停止,由俄中两国情报机构负责的心理战马上拉开序幕,十多年来,俄罗斯皇家空军利用气球从新地岛等地,向欧俄地区飘送大量物资,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由中国制造只需三个卢布的简易小型收音机,乌拉尔山广播电台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向欧俄地区的俄罗斯人播放自由之声。
“……我的老师是追随远征军、近卫军撤至西伯利亚百万国民中的一员,他曾经语带感激地说:当他带着妻子逃避红军追捕,在看到五色旗的时候,他说,他看到了自由。在中国儿童们都知道,五色旗象征自由与正义,在俄罗斯人眼中亦是如此,因为曾有数十万最优秀的中国军人,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为了悍卫自由、为摧毁极权而战!”
台下的远征军遗族、远征军老兵以及普通民众,听到这里时,充满得意与自豪:我们的旗帜象征人世间最宝贵的自由与正义!能够得到异国的认同,总会让国民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小子……”留意到身边人的得意洋洋,司马无奈地看着台上神情自若的儿子。安娜同意彼得来西北祭祀远征军官兵,司马就知道这小子没打好主意。
“一九一七年,乌米扬诺夫曾预言:我们将埋藏你们。但在今天的俄罗斯和中国,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安宁。而在欧俄和日本,我们看到了失败、暴力、极权、技术上的落后、健康的倒退,看到了连最起码食品都极度匮乏的情形,曾经是欧洲粮库的欧俄地区国民忍饥挨饿。这证明了一个伟大和必然的结论:自由导致繁荣,自由用礼让和宽容代替了各国之间古老的仇恨,自由是胜利者!此时,当我来到这个自由的国度,看到沐浴在自由阳光下、享受生活的中国人,内心不禁浮现出乌拉尔山以西一亿四千万受苦受难的同胞,他们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享受自由的生活,等待正义降临的一天,但我们做了些什么呢?”
典礼结束后,司马径直朝忠烈祠后的墓地走去,置身绵延不断的白色墓碑之中,浮想联翩。
彼得看到父亲朝墓地走去,神情黯然,自己曾无数次请求父亲帮助,但父亲总是告诉自己:时机不够成熟,我们要等待最恰当的时机,给予苏俄最致命的一击。等等、再等等,是父亲唯一的回答。
父亲是中国总理,出发点当然是为了中国,而自己是俄罗斯帝国皇储。俄罗斯人等待了太久,最近两年,俄罗斯聘请了多个游说团体,游说中国出兵欧俄,但父亲的态度……今天的动作颇有逼迫的意味,但自己没有选择。
“皇太子殿下,请问你今天的演讲,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帝国已经计划收复欧俄?”一名记者打断了彼得的思绪,彼得连忙扭头同记者周旋,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记者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只能说,收复欧俄是俄罗斯帝国十数年来从未来放弃的职责,这是我们的责任……”
“松坡,陪我走走吧!”
蔡锷知道司马复杂的心情。
行走在墓碑间司马弯下腰将一块墓碑旁的些许未剪断的草掐断,随后将杂草装进口袋,尽管墓地草的高度规定是三十厘米,但墓碑旁总会有遗漏的杂草。
离开公墓时,顺着忠烈祠前的山坡往下走,雄伟的公墓,有一种庄严沉静的美感。
“松坡!如果有一天……我愿意永远留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