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知识分子,社会名流,甚至皇室,都被希特勒吸引过来。一年前,德皇的幼弟奥古斯特威廉(‘奥威’)给他的亲密战友希特勒写了一封信,对他表示支持,他被吸收入党,他是第一个皇室政党成员。王子害怕社工主义传播,他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皇室。皇室不甘心上次战争的失败,两者一拍即合。”
“你是说皇室已经倒向了希特勒?”陈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尽管皇室权力受到限制,但德国人却是伴随着忠于德皇的教育长大。在欧战结束前,德皇一个人决定国家的未来,即便实行立宪制之后,德皇仍然对德国有难以匹敌的影响力。
“雨岩先生,在很多问题上皇室和希特勒拥有一致的利益,希特勒不再是十年前啤酒馆里的疯子,而是德国第二大党的元首和代言人。现在经济危机和政治怨恨以及占领地危机,把德国变成了战场。恨像瘟疫一样在全国扩散。众多因经济崩溃而一贫如洗的人,把希望寄托在阿道夫·希特勒身上。希特勒开诚布公的反对凡尔赛条约和赤色威胁。尽管谣言四起,说希特勒与工业资本家来往甚密。但他满不在乎,他的口号非常简单:为了自由和面包。在全国一片混乱中,他犹如中流砥柱,坚持为德国找到一条最佳出路。一周前德皇已经邀请希特勒来到柏林。明年大选后,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也必须与这个疯子打交道。”曹国强忧心忡忡。
“疯子?或许吧!谁知道呢?”陈杰笑笑。
曹国强的汇报和外交部给出的资料截然不同,外交部的报告更侧重于国情分析,而曹国强则更侧重于个人感受,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德国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曹秘书,把你的分析报告整理一下,我会递交给外交部以及总理。对于德国我们不需要担心,我们考虑的永远是我们的利益,不是吗?上一次战争我们获利颇丰,如果你口中的疯子主政,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一场新战争,而且会从中获利不是吗?”
将发生在德国的变化,及时反馈回国是外交官的义务,陈杰希望国内尽早制定出应对之策。战争或许会带来利益,也可能带来灾难,对于同德国广泛合作的中国更是如此。
第85章 另一方面的威胁
“人们常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神给了中华民族最勤劳的性格,但显然忽略了赐予子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华民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勤劳的民众可以用双手改造出优良深水港、可以将泛滥成灾的河流改造为利河、可以将不毛之地化为肥沃的农田。中华民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世界。但最最重要的,神没有给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不是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煤,但却没有足够铁矿、足够的石油、足够的森林,五亿中国人享有的资源少得可怜,我们不得不竭尽全力去谋求资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我们会找到石油的。”靠着石块坐下,孙波一边大口喘气,一边给自己的合伙人打气。
“一定能找到的!”经济危机前,孙波在一家工厂里做助理技术员,经济危机爆发后半年工厂破产导致失业。尽管随着先生上台,国家工业复兴计划全面推行,国内经济大为好转。但孙波却不愿意去西南修水电站,更不想继续过将命运交予他人的生活。
“我要去寻找新生活,我要自己主宰命运,我要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可以进入贵族子弟学校接受教育。”半年前离开西北时,孙波信誓旦旦的对妻子许诺,然后便跳上西去的列车。过去的一切都不再重要,甚至连仍然放在口袋里,可怜的,卖掉汽车后得到的一百五十元钱都不再重要。
原本孙波只是希望到突厥斯坦开始新生。毕竟报纸上、小说中,很多在家乡穷困潦倒的人,走投无路时选择了移民联邦成员突厥斯坦,而且总被好运眷恋,他们要么很快拥有大片农场,要么无意间发现矿藏,总之,他们很快便完成了“步入富人”的道路,当然是在突厥斯坦。
但在火车上,碰到费加,一个被东南大学地质学院退学的年轻人,孙波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原本只想在突厥斯坦租一片土地的孙波,被费加说服,和他一起在突厥斯坦寻找黑金:石油!两个人靠两百块钱在突厥斯坦找了半年,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石油,尽管在突厥斯坦不少人已经靠石油致富!
费加感觉肺部疼痛,心跳加速,头上的太阳帽,本来是白色的,现在已经变成土灰色。就在他们往上爬的时候,费加还在努力研究这里的地形。不管孙波知不知道有价值的情报,可以肯定的是,他所选择的山谷绝对是地质学家的梦想,尽管上学时没学过地质学,但半年来,孙波从费加那里学习到不少地质知识。
首先,它毫无遮蔽。谷底有一些褐色草丛,再高处的地方有一些强韧但是已经枯萎的灌木。除了岩石之外几乎看不到别的东西,只有岩石,尘土,沙砾,岩屑。其次,谷壁就像由多层岩石构成,岩石都从地表深处裂开,显现出来。就在他往上爬的时候,费加迅速转动思维,试图判断出周围岩层的秘密,石油或是没有石油?一座金矿或是什么都找到不到,然后两个人花光所有钱,灰溜溜的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