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页

西北市三十八街区八十六号的深蓝大厦是一座带有欧式风格的十六层高层建筑,普通市民只被其门前充满后现代风格的玻璃广场所吸引,毕竟用不锈钢和平板玻璃制成的“未来雕塑”很新颖。偶尔有市民在广场玻璃雕塑和喷泉附近看书、聊天。透过深蓝大厦一楼大厅,可以看到穿白衬衫的警卫,腰间别着武器,而且玻璃门似乎从未打开。

“小王,0139。”站在半圆形玻璃门内,提公文包的朱其煌冲麦克风说话,同时对里面的警卫打招呼。

半圆形玻璃门随之打开,“朱博士,今天您来的可比平时晚啊!”警卫边询问朱基煌,边按下关闭按钮。表面上的玻璃门,实际上却是五厘米的防弹玻璃,即便用步枪也无击穿。

“被一些事情耽搁了!”朱其煌面带微笑地回答,然后朝电梯走去。

朱其煌是西北大学商务学院教授,在深蓝公司只是兼职,因为在这里的研究课题与学院课题相同,也省下不少精力。深蓝公司背景朱其煌多少了解,公司资金来源一是先生设立的深蓝基金会,二是政府咨询研究业务,第三则是国内各财团的咨询业务。深蓝公司与其它公司有本质上区别,在农商部登记的公司类型是“非赢利机构”,业务范围则是研究与发展,这是大厦中九百余名华欧裔研究人员的工作。

公司的业务是战略研究,每年有七百至八百个项目同时进行。它进行过不少预测性、长远性研究,提出的想法和预测非常前瞻,尔后经过很长时间才会被证实,但政府和大财团却不介意签定巨额业务合同。十年间,深蓝公司通过准确的预测,在国内咨询业中首屈一指。

真正令深蓝公司声名鹊起的是,在对日战争结束前夕,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日本进行评估,并对日本未来状况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句话:日本将签定条约,和约及国内问题将导致革命爆发。当时,深蓝公司欲以一百万元将研究报告转让给国防部或外交部,但国防军高层对深蓝的报告不感兴趣,最后被外交部以八十万元买下。然而,战争发展和日本的结局被深蓝准确言中。这一事件让国内政界、军界都对深蓝公司刮目相看。

其后在限制海军军备的研究报告,更让军界认清了深蓝公司的价值。尽管数年前提交的中美未来关系走向的研究报告,至今仍未得到证实,但在很多次要问题上却一直被证实,最近三年越发激烈的中美贸易争端不断上演,互相提高关税,拒绝废除排华法案等。

在为政府及军队提供决策服务的同时,深蓝公司利用旗下大批权威智囊人物,为商业企业界提供广泛的决策咨询服务,并以准确性、权威性享誉国内商界。根据深蓝分析:世界上每一百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随着全球商业竞争加剧,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市场早已证明了深蓝的预测。

电梯在三楼打开,朱其煌看了一眼走廊玻璃墙上的铜牌“美国与美洲研究中心”。

“哒、哒”清脆的高跟鞋声在走道内回响,身着职业套装的秘书跟在朱其煌身后不断向他报告,“老板,今天上午刘主任又打来两次电话,询问第三十一期研究报告是否已经作出,还有……”

“我知道了,宋小姐,如果刘主任再打电话,就告诉他初步报告已经做出,今天下午就会递交给中心审核。”进办公室前,朱其煌吩咐秘书。

从事经济研究的朱其煌在过去的几年中从事的研究课题是:美国经济问题研究,整个小组每三个月递交一份报告,而现在公司却要求每月递交一份子报告,三个月递交一次季度总结报告,据说这是因为公司签定了一份合同,合同要求提供的细节报告是以每日作为结论。

……

在向永久性繁荣高地攀登的比赛中,要想跟上趟,股票市场是显而易见的交通工具。一九二一年,美国有29609个股票经纪人,十年时间,数字跃升到70950人。根据调查局十二处的报告,大多数美国人不再阅读报纸头版,而是手忙脚乱地翻到金融专栏。小报和内情通报向缺乏经验的外行提供建议,整个美国陷入股市狂热之中。

关于商业周期的神话,公众的兴趣不断增长。左右商业周期的,究竟是生产过剩,还是生产不足,是银行的运作、方法的创新,还是希望或恐慌的歇斯底里,抑或是太阳黑子,这些并不清楚,猜测披上预言的外衣,希望抢先于计划。雇员被鼓励投资老板的股票和债券,这一制度被视为美国的职工分红、甚或社会保障的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