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页

反观自己,现在国家已经步入正轨,自己的引退可以给这个国家树立一个榜样、留下一个规则,这样足够了!或许未来中国会走一些弯路,但自己不可能永远为国家指明方向,而且自己也没有这种能力,现在对中国而言就是一次考试,考成的话一切都好,如果考不成的话……自己还有能力挽回,国民支持自己,军队同样也是!

“几十年后,人们会理解我们当初的良苦用心吗?”望着窗外静坐的民众,蔡锷轻叹,司马实践了他当初许下的诺言,即便国民、军队、国会的挽留也未能令其“回心转意”。在感慨的同时,更感觉肩上的压力。

“华之,说实话,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你真会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但愿我真的是功成身退吧!”司马摇摇头,自己真是在功成之日退出吗?对此,自己没有任何底气,未来中国会朝什么方向走?选择退出,根本原因是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并不只是想留一下规则,或者像报纸上所说:依靠内心道德力量,自觉放弃手中权力!

但自己真会因为去职,而放下权力吗?尽管曾经用无数借口劝说自己,但是毕竟自己是人,当你手中拥有绝对的权力,一下子将权力全部交出,是人都会觉的可惜、留恋。但在没有民主传统的中国建立一个规则是必须的,无论多眷恋这个位置,也只能暂时选择退出。

“松坡兄,前些天有人劝我修宪,被我拒绝了,宪法绝不能改。当年制宪会议时,大家都认为我倡导的国会、地方,共同制定共和中国百年之宪,前景渺茫,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坐到谈判桌前解决国之大宪问题,认为扯皮会令制宪会议无果而终,但我们做到了,我们共同制定了一部不足万字的宪法。说句心里话,我非常庆牵,当时我们的耐心和爱国心挽救了制宪会议和中国。”

回忆起当初制宪会议期间的艰难,司马感到庆幸,庆幸国人第一次学会用协商机制解决问题,而不是刀与剑,枪与炮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自己才会异常珍视这部宪法,准确的来说是珍视宪法中的宪法精神。

“宪法绝不能更改,也绝不会更改,当年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用了近半年时间,随后各省用了近三年时间才先后通过宪法,修改宪法除了需要国会通过,还需要各省省议会批准通过,没有任何人有能力修改宪法,挑战法律或许很容易,但挑战一部全民通过的宪法却非常困难,你应该看到,某些省份提出修宪后国内舆论,民众的反对声有多么强烈,他们可以接受你连任,但却不愿意接受修改宪法,共和国宪法唯一保障的恰恰就是人民!”

国人用了七年时间,去接受根本宗旨在保障民众利益的宪法,这是中国的进步,宪法的唯一宗旨,不在于强调中央权力,亦不在于强调地方自治权,而在于保障最普通公民的根本利益,这恰恰是它被国人接受、认同的根本原因。过去多年,民众享受到宪法的保护之后,没有人会冒着失去权力的风险尝试修宪。

第44章 双赢

站在窗边听着窗外的吼声,心神不定的叶庆波擦去腮边的眼泪。和广场上以及总理私邸前无数静坐请愿的民众一样,叶庆波同样不愿意总理去职。总理是国家真正的支柱,而总理竟然要在任期结束后退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就在叶庆波犹豫是不是应该和民众一样,尝试用请愿来表达诉求时,突然像发疯一样猛然跳起来,“发财了!发财了!”叶庆波是一个三流出版商,突然意识到一个天大的机遇,准确来说是发达之机。原本来西北寻求投资的叶庆波跑到桌边,拿起笔用宾馆提供的信纸,立即给合伙人写信,叶庆波庆幸发现了一个还未被人注意的市场。

“立扬君,见信如面……经验告诉我,印数很大,而且又发行得当的五十分至八十分一本的书,将成为出版社发展的根源,如果我们能搞到以其勇气和能力、爱国主义精神和辉煌业绩赢得中国国民爱戴和敬仰的人物事迹,并冠以有趣的卷首插页,毫无疑问,销售量一定非常大,绝大多数国人为了得到能满足他们癖好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的花上不到一块钱,让咱们给他们一些他们花了钱就应该得到的东西吧!”

信写到这,叶庆波感觉呼吸急促,以至拿笔的右手变得颤抖,曾经一手漂亮的楷书变得歪歪扭扭,“如果我们写一本关于总理的书,比如用《真正公民的美德》命名,依弟之拙见,这本书构思绝妙、并穿插轶事,内容生动活泼,就一定能迎得国内民众的喜爱!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应该现在就着手写这本书。然后印出来,再用总理的照片作为扉页,在照片下写着:尊敬的共和中国第一公民司马华之阁下,这个伟大的共和国守护神,你可以放心离开,自由的中国国民会沿着您开创的道路走下去。注意这本书应该用六开纸印刷,价格定在一元以内,到时一定能卖得像烟酒一样快,甚至可能每个家庭书柜上都会摆上一本这样的书。这样做,我们能赚到一大笔钱,而且会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名声。当然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印刷两个扉页的版权。另一个以做备用,可以在照片下写着:尊敬的共和中国总理司马华之阁下,这个伟大的共和国守护神,自由的中国国民会继续在您领导下朝着美好的未来走去……”

写完长达十五页的长信后,叶庆波只觉得右手酸痛,但内心却激动无比,如果说半小时前,叶庆波还在为总理可能的去职感到可惜而伤感,那么现在,叶庆波则不断地在内心祈祷总理一定要履行诺言。

总理去职后,这本书能卖出多少本?至少能买一千万本,去掉印刷成本、版权费等等以及支付总理个人的费用,叶庆波相信至少可以挣到二百万元!但是如果总理继续连任,或许只能卖一百万本,但……总比像过去一样只能卖几万本书要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