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页

可是华盛顿会议后,舰队法被无限期搁置,中国舰队规模受到限制,赢得世界二等海军强国地位,让程壁光喜悦中略显遗憾。在德国访问期间同德国海军签署秘密备忘录,原本想给总理一个惊喜,结果还未等总理惊喜,倒是自己先惊了。程壁光非常好奇总理在对美问题上的善变,前往华盛顿前,还非常在意与美国的友谊,现在却又问海军能不能击败美国。

总理的问题把程壁光的思绪拉回现实,他清清上火的嗓子,过去基准点是进攻,现在,海军规模无法与美国抗衡的情况下,海军需要考虑防守,“总理,十五年后,华盛顿条约结束,海军拥有五艘汉武级战列舰,在陆基航空兵以及潜艇部队配合下,尚有能力击败美国海军的进攻。但如果我们为进攻方,美国海军实力远超我国,失去陆基航空兵的掩护,舰队很难单独击败美国海军。”

海军舰队扩充计划未遭到限制前,海军考虑利用远程鱼雷轰炸机削弱美国海军力量。在未来对美或对英作战中,有利于力量上处于劣势的中国海军。假使优势的美国海军舰队横渡太平洋向西进攻中国,劣势的中国海军可以用飞机,到距离近海一千海里海域上空去迎击敌人,削弱美国海军,使中国舰队获得匹敌的可能,甚至使其劣于中国舰队。

这就是海军稳妥的逐步消耗敌方的战略。实际上因兰芳问题造成中美、中英关系紧张时,海军就曾考虑如此逐步消耗敌海军。要实现此目标,只有依靠潜艇和飞机。如果使用航空母舰上的小型舰基机,因攻击半径同敌方一样,未必能取得绝对优势。

使用远程陆基鱼雷轰炸机可以充分利用从日本获得的南洋各岛,把岛屿当成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必要时还可以将飞机从一个岛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岛,便于攻击突然性,依靠岛屿形成环卫中国的岛链。尤其是海军受到限制后,太平洋岛屿对中国国防的意义前所未有的重大。

“总理,参加会议前,海军参谋部已经制定了应对计划。根据计划,如果在南太平洋各岛上修建机场、港口设施遭到限制,海军将与移民部门配合,通过修建标准公路‘停车带’的方式,建设野战机场。同时以修建民防工程为掩护,建立地下机场,同时海军计划与民航部门配合,在太平洋岛礁建立加油机场,从而构建完整的太平洋岛链防御体系……”

在回答完应对方案后,程壁光思索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如果说海军力不能及,可以从空军抽调远程轰炸机、战斗机,利用空中优势压制美国海军。至于南海,太平岛机场可以发挥作用,当然还可以考虑在兰芳修建机场。我仅仅是建议,需要外交部门解决,兰芳并未参加华盛顿条约,舰队、基地都未遭到任何限制。”

听到海军的应变计划,司马承认海军的确走在了前面,但应变计划总让人感觉不太稳妥,如果真有那么简单,二战时日本也不会……不过话说回来,海军的计划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司马用比例尺、规尺在地图中国托管岛上比划,验证海军计划的可行性。程壁光感觉总理的神情随着比例尺的移动,变得越来越严肃、紧张,额头甚至冒出冷汗。

“海军部的计划有什么差池吗?”总理的异样让程壁光很诧异,反复仔细思索“防御计划”,计划很完美,在双方舰队未接触前,利用空中、水下力量,远程消耗美国、英国远征舰队,从而为舰队决战创造机会,没什么错啊!

“完了!”越看地图司马心跳越快,这那里是“防御计划”,根本就是“自杀计划!”

“难怪觉得似曾相识……”司马喃喃自语。海军制定的防御计划,就是日本海军对美作战计划的翻版,差别是海军提前十几年,修建秘密机场或野战机场,除此之外完全相同。

司马担忧的询问,“恒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说如果,舰队战败,岛链能否自行作战?各岛能独立坚守多长时间?”

程壁光沉思了一会,说出最不愿意的汇报。太平洋岛链要塞的修建,正是基于舰队战败考虑,岛屿以及岛上驻守的海军陆战队,等于被国家抛弃,必须在四面合围的情况下独立作战。

“总理,以特鲁克岛为例,海军部原计划用五至六年时间建成要塞,要塞规模足以满足两个陆战师驻守,储备物资可以满足两万军队三年消耗。目前根据华盛顿条约,必须停止太平洋岛屿要塞工程,因此我建议秘密地下施工,和平时期完善地下交通、仓储等,并完成物资储备。一旦战争爆发,利用储备物资构建表面工事,坚守一年两年没问题,如有完善的地下机库,各岛屿或可长期坚守……”

司马长出一口气,海军的应急方案果不出所料,“将军阁下,大型岛屿可以布置两万人,但根据海军计划,整个岛链防御由上百座岛屿组成,有大有小,像无水岛屿怎么守?甚至连淡水都需要外运。如果不采取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后,跳过下一个岛屿,集中兵力攻占下下一个岛,特别是略过防守坚强顽抗的岛屿,通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岛屿,迫使其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司马背着手,滔滔不绝的描述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打仗的方式,海军方案是重蹈日本覆辙,太平洋岛屿是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