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街头、商业中心电视前人山人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法郎可以亲自到体育场观看比赛,但电视却让普通民众不会错过奥运会精彩赛事,今天比赛更是吸引了无数巴黎人的注意。芬兰运动员鲁米是巴黎的明星1500米和5000米两项决赛安排在同一天间隔仅一小时举行,被人们当成为了避免鲁米同时拿两块金牌,而现在却意外发现,这场比赛是奥运会最精彩的比赛。
刘常春通过幻觉让自己保持轻松自如,对鲁米而言从第八圈开始,比赛就变成煎熬与折磨,为了摆脱贴身紧逼的中国人,鲁米费尽心机,但对方像橡皮糖一样,死死粘着自己,与自己同时加速,始终保持齐头并进。鲁米被刘常春的贴身紧逼,弄得心浮气躁,但他仍尽量让自己静心,专心投入到比赛之中。
鲁米显然误会了刘常春,并不是刘常春执意要贴身紧逼,刘常春也想加速将鲁米甩在身后,以不容置疑的优势赢得比赛,但鲁米的耐力超过刘常春预料,即便到九圈半时,鲁米的呼吸依然平稳,体力未见衰态。
“鲁米!鲁米!”“刘!刘!”比赛进行到最后半圈,体育场内四万余名观众再一次站起身,为喜欢的运动员呐喊助威,与高呼鲁米的声音相比,为刘常春助威的微不足道。最后半圈最后几秒将决定谁是冠军。
在距离终点二百米时,鲁米和刘常春互视一眼同时加速,拼尽全力朝终点冲刺,最后二百米成为真正的考验,一红一白两道身影闪电般飞向终点线,脚步在煤渣赛道上扬起尘埃。
“啊!”在尚有百十米时,刘常春突然大声咆哮,拼尽全力冲刺,此时两人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甩开对方。在观众看来,两人甚至比百米短跑冠军跑得还快,而且意外发现,东侧看台只能看到白色身影,而西侧只能看到红色身影,两人仍然齐头并进,如影随形。观众忘记了呐喊,屏住呼吸,直勾勾盯着赛道上的身影。
在距离终点线还有数米时,两人都加大步伐与胳膊甩动的幅度,心有灵犀一般选择了投机取巧,希望用手臂或小腿抢先跨过终点赢得比赛。
十四分三十秒二,两人再一次同时冲过终点线。
法国裁判鲁卡尔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结果,不是为成绩打破了芬兰运动员科勒赫迈宁在十二年前创下的十四分三十六秒六的奥运会纪录,而是为他们再一次同时冲过终点。
冲过终点,浑身汗水的刘常春无奈的长出一口气,正在用凉毛巾降温的鲁米看着刘常春同样无奈的笑笑,他们两个人到底谁赢了?在一个小时内,鲁米和刘常春两人接连同时冲过终点,并破奥运会纪录,科龙布体育场内和整个巴黎刮起一股旋风。旋风刮起的同时,整个巴黎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谁赢了?
第30章 抗议
是谁赢得了比赛?整个巴黎在1500米以及5000米决赛后,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就连身为当事人的鲁米和刘常春同样疑惑,两场比赛,两个人,两次同一时间冲过终点。
体育场内的观众焦急地等待,气氛变得紧张,一些观众甚至用粗语咒骂裁判组久久不能做出决定,甚至一些观众喊出重新比赛的话语。
结果!科隆布体育场内的运动员与观众,包括整个巴黎都在焦急地等待比赛结果。从赛道上走回运动员席的刘常春,感觉气氛怪异,队友们的祝贺很虚无,没有任何人提到金牌或是赢得比赛,包括陈勤在内,队友只是恭喜刘常春取得好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以及全国纪录。
“是我赢了,还是?”见到主教练法捷耶夫,刘常春连忙询问,法捷耶夫无言以对。虽然奥林匹克精神自许“公平”,但公平却是由人掌握的,由欧洲人掌握,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根深蒂固。两场比赛结果,决定权在裁判组,一旦种族歧视超越公平精神……
刘常春走来时,张伯芩收起怒容,笑容满面的拍拍刘常春的肩膀,劝慰道:“谁赢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的体质并不比欧洲人差。”比赛结果至今未出,张伯芩意识到刘常春会与金牌失之交臂,但刘常春非常有天份,鲁米二十七岁,而他只有二十一岁,年轻就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