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南太平洋警备司令部”,刘江平记下这个名字。隐约觉得报纸上美国政府怀疑中国违反托管条款,正在某些岛屿加筑工事的指责,不是空穴来风,至少特鲁克岛上军队正在修建军事工程,“民用”小机场就是其中一部分。

“难道国家真准备和美国打一仗?”

“这里不产沙子,没有淡水,要在海里捞沙子,捞上来的多是贝壳,沙子很少,打混凝土就用贝壳作填充物。捞上来的贝壳先要铺摊在地上,雨水冲淋七至八天,把盐分冲掉才能使用。钢筋则要涂刷防锈漆,这是南太平洋岛屿工程施工的特点。刚从大陆来的工程师都不太适应。”

下车后一直思考问题的刘江平并没有留意方总的话,此时在他眼中随风摇曳的椰林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向大洋对面的那个国家发起进攻。额头不知是热或是别的什么原因,竟然冒出汗水。

“橙色计划,是美国海军拟定的,渡过六千海里,岛屿星罗棋布的中太平洋的攻击方案。现在各国海军普遍认为以蒸汽为动力的舰队离开母港活动半径不超过2500海里的范围,观点无疑是科学的。自我国从日本手中接管南太平洋托管地后,美国海军就将我国视为‘假想敌’之一。因此,他们有理由设想靠登陆作战夺取岛屿,进攻我国本土。根据情报显示,美国海军和陆战队、航空兵拟定作战方案的军官们,苦心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至关重要的加利波利半岛登陆战役中英国失误,并对我国台湾登陆进行研究,相信美军正在发展一套完整的两栖作战理论,未来一旦……我们处境堪忧啊!”

望着正在施工的警备司令部陈绍宽眉头紧皱,特鲁克是未来中国大洋舰队基地司令部。表面上司令部大楼只有两层,但地下却有四层十二米深,但想到中国准备以美国七分之一军事力量,与美国对抗,陈绍宽仍然忧心忡忡。被授予南太洋警备司令的陈绍宽在海军之中素以廉洁刚正著称,自律甚严,被视为海军军人楷模。

公私分明,两袖清风,从不沾公家便宜,甚至连写信用的信封、信纸和邮票等他都用自己的钱买,并专门放在一个抽屉里,决不和公家混用。他在探亲返乡时,本可乘坐司令部汽车离开码头,但他认为自己已不在任,不应再用公车,坚持自己坐出租车离开,这一切搏得舆论和军队的称赞。

陈绍宽看了一眼朝气蓬勃的陈夕忆,这个年轻人是南太平洋驱逐分舰队长官,他和海军的年轻军官一样,总是幻想和美国海军一战,彻底解决中国的外洋之患,在驱逐舰上也可以看到“vs美国”的字样,海军已经以美国为假想敌,年轻人啊!难道不知道国力才是决定胜利的根本吗?

“长官,特鲁克群岛是扼制美军从中太平洋进攻的咽喉,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东可支援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南可威胁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西可庇护琉球,切断菲律宾与太平洋联络;北可成为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以至琉球群岛,形成本土的屏障。另外,还是我国太平洋本土防御岛链上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在岛上建设大型飞机场,未来将有数百架飞机构成强大的攻击力量。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本就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只要特鲁克在我们手中,就可以利用防御岛链机场封锁整个西太平洋。长官,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内,南太平洋警备司令部需要做的就是加强防御力量,作好长期战争准备。”

曾经参加过奇袭佐世保的陈夕忆自然知道航空母舰的作用,散布在太平洋上岛屿的意义,远超航空母舰。对于长官,陈夕忆非常尊敬,但却不赞同他的忧心,美国很强大,但是并不意味十几二十年后中国没有机会赢得胜利。年轻人的乐观让陈绍宽无奈的笑笑,年轻人总有年轻人的冲劲。

“你的想法太简单了,岛链防御是以点连线,在面对美军进攻时,岛链上任何一座岛屿都可能是美国人进攻的目标,即便在‘国防岛’上修建完备的地下要塞,但面对美军重兵围攻能支持多长时间?防御链实际上让我们陷入困境。一旦真打起来,岛屿只能各自为战,岛链看似坚固实际上像自行车链条一样,只需要切断一处就行了。”

陈夕忆一愣,司令官的担心不无道理,两人谈话时西方天际被夕阳映射的一片通红。

……

从空中望去,夜空下的西北市如一串明珠,明亮的路灯和绚丽的霓虹灯点亮城市的黑夜。夜幕降临后,城市才真正活跃起来,白天人们都在工作,夜晚才是生活的开始。一些办公大楼内通亮的灯光提醒街头的人们: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加班,国务院大厦亦是其中一处。

“美国声称华盛顿会议的动机是为了和平,但是,促使美国政府召开会议的原因显而易见。美国报纸详细解释了新战列舰惊人的造价,要求政府回答,建造军舰的必要性。还有一些人警告政府,美国的压力让中国发生强烈反作用,必将导致太平洋战争。美国国内,反对海军造舰计划的呼声日益高涨,计划能否完成值得怀疑。这就是促使美国召开裁军会议的主要动机。”石磊向总理汇报。

中国是否参加华盛顿会议取决中央调查局的情报、总理办公室、国防委员会团队的分析,最后才会由内阁进行讨论决定,总理的决定总会是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