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国应该考虑将琉球群岛割让予中国,日本丧失海上力量,根本没有能力保留琉球群岛……你们应该充分意识到面临的形式,应看到如果战争不停止,日本将发生可怕的灾祸。”
安东尼劝说近卫接受中国的“妥协条件”,在割地问题上,参与斡旋的英国、美国发生分裂。美国特使班布里斯希望日本在赔款上补偿中国人,而拒绝割让领土,美国并不愿意看到中国获得琉球以及北马里亚纳,从而与中国海军在太平洋发生对抗。
英国代表安东尼,却赞同中国的“让步条件”,在英国看来,中国获得琉球与北马里亚纳群岛托管地,符合英国的根本利益,获得两地意味中国海军的防御圈将深入太平洋腹地,直接威胁美国的太平洋安全,必定导致中美关系紧张,这正是英国希望看到的。
实际上在割让琉球群岛问题上,日本政府已经达成了一致。表面上割让琉球群岛将令帝国蒙受前所未有的耻辱,但另一个方面,帝国却获得了夹缝求生的机会。
日俄战争后,日美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需要直接面对帝国海军压力,迫使美国不得不将帝国列为假想敌,远比帝国强大的中国获得琉球群岛与北马里亚纳托管地后,必将导致美国对中国的警惕,中美对抗有利于减轻帝国的压力。
“可以考虑将琉球群岛割让中国,但是我们不愿意像战败国那样赔偿军费、限制军备,贻羞国家,因为日本的处境全然不同于1870年的法国和1922年的德国。希望英国支持日本拒绝接受限制军备以及赔款的要求。”
6月31日,中国国务院和国会同意放弃日本赔款和限制军备的要求,次日,国务总理司马批准了这个决定。7月2日,中日谈判代表在和平饭店举行第十次正式会谈,顾维钧代表中国宣布,“中国政府同意放弃日本战争赔款,限制日军军备的要求。”
由于主要问题解决,其它事项相当顺利。7月5日,双方代表签订停战协定,6日,双方就琉球群岛与北马里亚纳群岛问题达成一致,两国将在未来2个月内完成两地交割。共和12年7月7日10时15分,双方代表在和平饭店四楼会议室签署《中国与日本和平条约》。
两国签约,中国陷入狂欢。国务院大楼地下停车场驶出一辆黑色3系轿车,黑车轿车避开街道上欢庆胜利的人流,朝着城北驶去。
“停车!”汽车行驶到西北市国家公墓入口,司马吩咐停车,车稳稳停在石质牌坊前,此处,除了搭载英灵灵柩的灵车,其它一切车辆禁止进入。
石牌坊后宽阔公路两侧松柏掩映,路边立有一块石碑,上有四角方正棱星,刻有“行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提醒路人,这里是英灵安息之处。汉白玉门楣匾上刻有“西北国家公墓”5个镏金大字。下车后,在一名随员陪同下,避开来此参观或祭祀家人的民众,司马沿小道走向忠烈祠。
忠烈祠前无名烈士墓,正好进行整点换岗和敬献花圈仪式。仪式一如既往的庄重,神情肃穆的卫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而在无名烈士墓前所有人把右手放在心脏处时,不同肤色的人们神情肃穆,静静望着无名烈士墓。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历史上多少为国牺牲之人,名字永远不为人知,但正是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成就了伟大的民族、国家真正的魂魄,无名烈士才是民族的脊梁。在肃穆的熄灯号声中,司马来到忠烈祠东北角的“北洋厅”,正门悬有“成仁取义”之匾,供奉中国历史上历代先烈的忠烈祠内,除此厅之外,没有任何一名清代官员得享忠烈祠供奉,只是在这里,供奉北洋水师殉国官兵以及洋员。
与任何一个熙攘的祭厅不同,这里在绝大多数时候很冷清,只有两名卫兵和厅内象征英烈精神永存的长明火与英烈相伴。在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绝大多数民众在感情上很难接受事清官兵得享忠烈祠,当年建厅还曾在国内引起争论。长明火后,是黑色泰山石制成的灵墙,灵碑上是司马亲自书写的祭文和阵亡水师官兵姓名。
“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北洋水师将士永垂不朽!甲午战争,因日本侵略朝鲜肇始,我国被迫应战,虽然战力有逊于敌,但全军上下,将士用命,有死无敌,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故能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牺牲奋斗,虽败犹荣。兹将赤诚卫国累累国殇,题名于下,以资景仰: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代理北洋水师提督、右翼总兵管带刘步蟾、洋员nichllls见习生、史寿箴……愿忠魂在天安息!”
在两名公墓卫兵将松柏花圈献于灵碑前的同时,司马单膝跪在长明火前,将两支鲜花放在墓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