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中国,绝大多数德国人相当陌生,是只存在于小说和图片中的国家。大多数德国人都对战争时期先是接收受美英等国迫害的德裔移民,后又在英美对平民轰炸时向德国提供人道主义帮助的东方国家抱有好感。战后,上百万德国人为了生活移居那个东方国家。正是这种好感促进了双方的交流,月前,中国春节,在柏林的中国留学生甚至以此为契机举办了中德文化节,以加强中德两国间的友谊。

范鸿意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坐在宽阔的后座中央。以总理外交事务助理身份出任驻德大使,在共和中国历史上,派出如此高级别的大使尚属首次。

“之所以派你到德国,体现了我们对德国的重视,对德国包括英、美、法表明一种态度,让三国意识到,逼迫中国的结果只会将中国赶到德国的怀抱之中。”以洋制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核心莫过于此,过去联美抑日,现在又是联德抑英法美,德国仍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列强之一,他的国际地位并未因巴黎和谈而产生太多影响。

欧洲旷日持久、死亡过千万的战争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协约国没有胜利、同盟国也没有胜利。战争打了7年,参战各国精疲力竭,即便较晚参战的美国、日本,同样不堪重负。协约国对汉堡地毁灭性轰炸和罗马教皇出面斡旋,为巴黎和谈创造了一个契机,交战各国在1922年11月实现全线停火。

在一定程度上巴黎和谈有利于同盟国而不是协约国,威尔逊下台后的十四点计划和不与“帝国”媾和地先决条件,被急欲摆脱欧战泥潭的哈定总统否定。对于协约国而言,七年战争,所求不再是将德意志帝国打翻在地,然后再狠狠踩上几脚,而是尽快停止毫无希望的战争。

巴黎和谈,先是逼迫威廉二世传位于皇储,随后德国失去了全部海外领地,同样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被迫同意将原波兰国土和波罗的海地区交出,用于组建一个独立的“波兰共和国”和波罗的海三个环海独立国,甚至需要交出被德国和土耳其共同占领的高加索。亚美尼亚大屠杀震惊世界,成立一个独立的大亚美尼亚是英法美必须坚持的。德国军备受到条约严格限制,同时还需要支付总额高达375亿马克的赔款。

表面上德国全面战败,但是实际上德国才是真正的赢家。根据德俄《布列斯特条约》,德国同奥匈帝国一起分割了乌克兰,获得整个白俄罗斯和原俄罗斯大面积土地。新增飞地面积超过德国本土,获得数千万人口,新领土税收以及红俄支付的巨额赔款被其转付协约国作为赔款。德国失去很多,但得到更多,欧洲格局又回到了战前。德国没有被削弱,反而势力大增。正因如此,德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强国,陆军甚至是世界第一强国。

车队通过布兰登堡大门时,范鸿意特别留意布兰登堡大门和它对面的胜利纪念塔、黄金女神像,它们昭示普鲁士的三个伟大胜利:1864年对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的胜利。

“想想看,1860年,有谁能预见拿破仑三世的没落呢?谁又能知道普鲁士会成为欧洲强国呢?”前任大使对范鸿意如是说,世事难料。范鸿意清楚自己并不会在驻德大使的职位上久呆,这只是姿态而已。

这时,两个东方人用仇恨的目光凝视温塔林登大道上中国大使的车辆,他们是德国的日本留学生。中日宣战后,日本的惨败让他们绝望、中国对日本的轰炸让他们怒不可遏。试图发动游行,遭到德国警察当局拒绝;未经批准示威,却遭到德国警察的镇压,数百名日本留学生被驱逐出境,理由非常简单“怀疑为赤色分子”。赤色是战后德国最大威胁,战争结束后的一年之中,帝国陆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镇压此起彼伏的红色叛乱,红色亦是战后欧洲面临的最大问题。

车队缓慢下来,调头驶入scholsstzz皇宫。突然数名东方青年疯狂地冲向中国大使车队,皇宫附近的警察立刻窜出挡在汽车面前,数名东方人从衣内取出手枪,冲车队中间的中国汽车扣动扳机。可惜日本留学生的枪法差强人意,除一发子弹击中车身,其它俱不知所终。车队猛然加速朝皇宫内驶去,从皇宫大门处冲出一队骑兵,警察也纷纷取出武器朝日本留学生扣动扳机。scholsstz皇宫附近乱作一团,警察已经将两名东方人扑倒,并制止了他们自杀的企图。

“起来!你这个混蛋!”一名警官拖起大腿被击中的青年,狠狠甩了他一记耳光,周围警察一拥而上,拳打脚踢,“让红杂种尝尝苦头。”

“我不是红色分子,我是日本人!我是为了……”

年轻人的吼声被如雨点般的拳头打断,“让日本屠夫尝尝厉害!”警察们听到日本人,立即大声叫喊道,相比中国对日本的轰炸,德国报纸更愿意报道日本在中国制造的大屠杀,屠夫是德国人对日本的看法,警察们知道他们是日本人后,拳头反而更重了。

青年满脸是血,仍倔强的用仇恨的眼神瞪着警官,竭尽全力嘶吼,“日耳曼杂碎,日本绝不会忘记耻辱,总有一天,大日本帝国会千百倍报复,你们会后悔……”

“闭嘴!日本屠夫!”穿皮靴的警察狠狠朝他脑袋上踢了一脚,“死到临头了,还疯话连篇。”警官们再度拳如雨下,不久,将两个晕死过去的日本青年拖上警车,离开scholsstz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