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使先生,我国的军事行动在战争爆发初的宣战书上作出了最好的解释,国防军的行动,都是在国际原则下为保护国家安全实施,根据我国权力分散原则,国防军的军事行动不受外交部约束,在未得到国内进一步指示前,我不可能给予任何解释。”面对安东尼的质询和讽刺,顾维钧反唇相讥,中国无外交的时代已经结束,适当强硬必不可少。
安东尼并未理会顾维钧的反驳,意味深长的加强语气,“英国认为远东的战争已经严重影响到英国的利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英国政府绝不可能置身事外,在这一点上,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政府已经达成共识,希望贵国与日本实现停火,我们一致认为新的媾和条件对于中国将是……”
“新的媾和方案?是哪一个媾和方案?”顾维钧出人意外地甚至于有失礼貌的打断安东尼的话,语调里带着嘲笑。
安东尼吃惊的耸耸肩膀,对中国外交部长的失礼表示遗憾。顾维钧却盯着安东尼,神情中的嘲弄之色愈浓。
安东尼有些窘,他很想提醒一下,在非正式会谈中,详细说明英国政府提出的中日媾和条件不符合外交传统。然而,坦率的指责中国人并不符合英国绅士的风度。
他顾左右而言他,絮絮叨叨大谈世界格局,同时提醒“远东最优秀外交官”,格局的任何变动对整个世界和谐将带来毁灭性后果,总之安东尼试图告诉顾维钧,英国之所以会提出媾和条件,是不想破坏世界和谐,准确来说不会影响到英国的利益。
“我相信!”安东尼再一次点燃雪茄,加重语气,“如果贵国同意签订媾和方案,不仅可以确保中国利益得到最大保障,同时还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回报,也可以为贵国与诸国之间的关税和租界谈判创造良好契机不是吗?”
安东尼想起《泰晤士报》知名评论员《警惕!龙的崛起!》这篇政治评论,文中着重指出: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中国赢得战争是必然,中日战争结束后,英国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在华有特权的国家,都需要面临一个问题,从根本上调整与中国关系。对于跻身世界强国俱乐部的中国而言,消除各国在华特权将会成为必然,也将是英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是哪一个媾和方案?”顾维钧再一次重复自己的问题,对安东尼佩林的政治演讲毫不在意。
顾维钧的坚持让安东尼不满意地耸动了一下肩膀,把雪茄按在桌上精美的铜质烟灰缸内,缸底的海岛白砂熄灭了燃烧的雪茄。
“好吧!”安东尼妥协了,归根到底后媾和方案还是要送给中国人,提前知道无伤大雅。
“英国政府认为……”安东尼顿顿,“实现停火,对中国非常有利。英国政府保证说服日本完全放弃在华特权,同时归还中国关东州,包括铁路以及附属矿山、工厂等等。”
“然后呢?还有其它的吗?”顾维钧追问一句,这个条件并没引起顾维钧任何兴趣,除了旅顺的几座堡垒山头,其它早已经在国防军控制之中,甚至国内商界已经开始筹股组建辽东铁路公司,以便从政府手中取得前满铁会社的铁路经营权,而国防军已将一百余处工厂、矿场企业交给政府相关机构,不久就将会向社会拍卖。
“然后,我们还将支持中国提出适当赔款要求!”
“只有这些吗?这就是特使先生认为的历史性媾和方案吗?”注意到安东尼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顾维钧嘲讽的反问。安东尼明白中国人在试探底线。
“部长先生或许这并不符合中国的意愿,但是各国一致认为要维持亚洲持久和平只能如此!”顾维钧对所谓符合中国利益、有利世界格局稳定的媾和方案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