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

“我……我……想你,所以……就来了。”李云珊回答时声音渐渐低下去,头也低了下来。

突然她嫣然一笑,仰起脸盯着刘桂阳,“我知道你为什么会写那封信,总之,你生,我是你妻;你死,我是你妻!”泪水顺着李云珊脸颊流下来,然后她咬着嘴唇痴痴看着刘桂阳,期待、焦切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女孩的话让刘桂阳心脏狂跳,脸颊燥热。女孩温婉可人,青春靓丽,而且从她明如秋水的眼瞳中,刘桂阳看到过去的亲昵和甜美的回忆,心中波澜起伏,如果没有战争,能娶到她是自己的福气,但……刘桂阳内心挣扎。

忽然间刘桂阳下定决心,当睁开眼看着满面期待的女孩,勇气一泄而光,话到嘴边变了模样,“玉珊,我……我是在潜艇上服役,一旦……就永远尸沉大海,到时……”李云珊毫不在意,娇羞地看着刘桂阳,欢喜的微笑停留在她眉梢嘴角。

“征妇语征夫,有身当殉国。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女孩引用《征妇词》让刘桂阳激动不已,猛地鼓起勇气,紧紧抱羞赧的女孩,女孩的身子又温又软,带有麻辣辣的电力,连一辆汽车从他身边驶入基地都未注意,贪婪的抱着怀中女孩。

看着车窗外紧紧相拥的夫妻,女孩身后的行李箱让沈鸿烈明白,又是一个从远方追来的眷属,对于海军眷属沈鸿烈异常尊重她们,为她们的勇气和对丈夫的忠诚。回头看了一眼紧紧拥抱的男女,沈鸿烈想到多天前收到的一封来信,是牺牲在横须贺的一名特攻队员家人的来信,从收到这封信后沈鸿烈就一直随身携带。

“尊敬的沈司令官,我是代父母给您写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亲自写信告诉我们,我兄长阵亡的消息。得知我兄长参加了对横须贺的进攻,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这正是兄长的梦想……尽管兄长的阵亡令父母和嫂子、整个家族都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但作为他的家人,我们很高兴兄长勇敢的履行职责,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嫂已随兄长而去,以全夫殉国、妻殉节之忠……知道找回兄长遗骸几无任何可能,但我仍然希望找回兄长遗骸与嫂合葬……”

这封信是海军上士杨晨尚在读书的小弟寄来的,国内的很多报纸将“夫殉国、妻殉节”的杨晨夫妻称为“国民典范”,典范的代价就是一个十九岁的女孩自尽,沈鸿烈敬佩杨梁秀兰的节义,但作为海军长官,却不愿看到海军眷属都走这条路。

“这一次不知又有……”想到即将到来的战事,沈鸿烈眉头紧皱,望着车外因大量陆军部队进驻而显得杂乱的海军基地,沈鸿烈双拳紧握。

……

西北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内,司马等人正在处理与辽东战争有关的事务,这是场牵动世界政局,引起全球动荡的战争。司马小小的办公室成为决策中心,而战事成了日常事务。

司马抽着烟望着办公桌上的报告,国防部长蔡锷和总参谋长王公亮以及大本营其它官员则坐在两侧的沙发上,漫长的会谈使司马不得不几次推迟与台湾士绅代表见面的时间,在于他们会面之前,司马需要掌握对台作战的准备情况。

蔡锷就攻台准备向司马汇报,“……尽管国内船厂早在共和十年接到国防部订单开始大量生产登陆舰艇,但受到欧战商船订单的影响,直到去年登陆舰艇生产才步入正轨,据国防部要求,自共和十年六月后,国内采购客运船,必须采用d型无码头浅水运输船,也就是‘潜山’大型登陆舰,但国内仅有62艘同类型船,目前已全部征用,加上海军共96艘,不能满足运输登陆部队的需求……根据海军提供的数据,即便最乐观推算,海军登陆舰船只能满足运送一个海军陆战师、一个装甲师和相应作战物资的水平。”

蔡锷的话让司马颇为不悦:“提前三年做准备,打起来才发现捉襟见肘……可骑虎难下,必须要打。列强斡旋奉行一个原则:你不打下来,就不可能交给你,台湾是一定要打……没有足够登陆舰,这是一个大问题,事关国运。老史,你主管军工生产,现在登陆舰艇生产情况如何?”

从三年前筹备对日作战,登陆舰生产就是重中之重,为避免浪费时间,通过国防科技委员会直接提供二战时美国研制的lst登陆舰,甚至还要求海军在此基础上研制“无码头浅水运输船”,适应中国长江和沿海落后的码头设施,以实现民用无码头运输为名,为海军储备登陆舰,但民间需求总是有限的。

被总理点名的国防工业委员会主席史道姆威尔连忙打开文件夹,史道姆也是疲惫不堪,从12年元旦之后,史道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空中度过,基本上全国每一家与军工生产相关的企业史道姆都要亲自到场,检查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