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外交官人身安全受国际公约保护,我们不能和畜牲做同样的事情!”尽管内心中渴望杀日本人报复,但绝不能因此损害国家形象和利益,顾维钧连忙劝解总理。
通常情况下宣战后,驱逐外交官,实际上也是进行外交人员交换,而现在……
顾维钧的话反而让司马坚定了先前的想法,即便日本人不遵守国际约法,自己为什么还要遵守,所谓形像是什么?外交需要以武力作后盾,只要在战场上打赢了,他们即便抗议、遗憾又有什么用。
“对待畜牲,只能用畜牲的办法,他们杀我一个外交官,我就要杀他们十个。还有那些参与屠杀的日本军人,绝不会放过他们,如果以后日本人想要停战,那么就把所有参与此事的日本兵交给我国处理!”司马下定决心。
“少川你亲自安排一下,一定要妥善照顾好廖恩寿等人家人,由外交部出面,能不能通过红十字会或其它国家使馆,把他们的遗体运回国,这件事务必尽快解决。我们把他们派到国外,现在一定要把他们带回来。关于日方外交人员处理,会由内务部解决,外交部就不需要过问了。”司马眼中杀气腾腾,仇一定要报,不仅仅只是杀死几名日本外交官,加以报复那么简单,要让更多日本人为这件事负责。
第294章 大连
大连湾,为旅大咽喉要地,清末属金州厅。光绪十三年,清政府决定修筑大连湾炮台,十四年,清政府继续聘用德国退役工兵少校汉纳根为顾问,主持修建立炮台,十九年大连湾6座炮台全部竣工。甲午战争时,炮台没有发挥做用,守军不战而逃,将炮台留于日军。日俄战争时,又因炮台炮口直指大连湾,无法对从陆路进军日军形成威胁,而再次遭到弃守。国防军打到大连城下时,炮台再一次充分展现他的先天不足,海岸炮台再一次因射角的问题成为鸡肋,即无法阻止国防军进攻,又无法为大连外围提供火力支援。
老龙头炮台掩蔽所内,军装已成破布条的川口面对战场,低头合掌为阵亡官兵祈祷。川口放弃了把残存部队安全带回大连城的想法,在山下至少有一个营中国军队,正准备第四次的进攻,炮台外围防线已经被支那军占领,现在自己只能依靠坚固炮台地下工事死守。支那军队的军官敢于放弃大连城北的三座炮台,直逼大连外围防线,正是因为这三座海岸炮台因射角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对他们构成威胁。地下通道尽头弹药库,其中堆积上千发150毫米和240毫米炮弹,却成为废品,让川口大尉颇为无奈。
此时日本兵都懒散地依着墙壁躺坐在地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到酒,吃着马肉,讨论今天的战斗。
“我们有大和魂,支那鬼也有精神支柱不是,傍晚我们击退了他们进攻后,有个受伤的支那兵向我扑来,我捅了他一刺刀,他怪叫一声,但死前还打出一颗红色信号弹,片刻之后迫击炮弹便在我们周围炸开,我们小队全军覆没,只有我死里逃生。”
炮台地下通道内陷入沉默中,他们很难将自己碰到的支那兵和过去人们说的“支那兵贪生怕死,只需要一个刺刀冲锋就能击溃”联系在一起。
“那就是支那人的精神!”年轻日本兵喃喃说道,闭上眼回忆起今天惨烈的战斗。
“支那人,他们也爱自己的祖国,不是只有咱们才爱国。”
张秩明冲着简易胸墙重重砸了一拳,老龙头炮台已经让二营611名官兵牺牲、115人受伤,进攻了三次都没能拿下来,第三次进攻时,借助烟幕弹掩护都打进了炮台,最后却被挤了出来。
“戴德田!”
“有!”头戴钢盔手提六式半自动步枪的戴德田听到长官呼唤,连忙猫腰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