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乌尔明举起信号向机外打了一发信号弹,一条火龙拖着硝烟,划破佐世堡的碧空。
……
“看,那就是h-17轰炸机,他的出现将会改写整个战争史。”站在机场附近的朱狄文对鲁道夫说道,再过一会,轰炸机就要起飞了。自己之所以带鲁道夫来这里,就是要让他和自己一起见证历史。远程战略轰炸机的问世,将全面改写战争方式和进程。
早在一九一五年,由雷蒙弗烈迪都中校指挥的早期战略轰炸机群,包括“齐柏林”巨型艇和“哥达”轰炸机,就从比利时越海轰炸英伦。英军还以颜色,多伦上校指挥汉达尔贝奇轰炸机队猛袭德国工业城市,投弹五百四十吨。
这时候,一个南非人扬史默兹将军想象出战略轰炸的远景:“它将破坏敌国大规模产业中心和人口众多的都市,使之丧失战争能力和士气,从而扮演战争的主角……而旧式海陆军作战,将沦为次要或辅助性战斗。”
后来,直到英法美联军使用中国制造的上千架性能优良的h-1轰炸机对汉堡实施毁灭性连续轰炸机之后,世人才第一次看到战略轰炸带来的毁灭性效果,有人认为是战略轰炸机迫使德国回到谈判桌前,与英法美和谈。
“朱,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如此迷恋战略轰炸机?我们制造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轰炸机,然后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用它轰炸了汉堡不莱梅等等多个德国城市,你们的轰炸机每杀死一百个人,其中有95个或许都是平民,每摧毁一百座房屋或许只有几间是军工厂。司马总理在协约国对汉堡轰炸之后,不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对平民轰炸吗?并称这是不可饶恕的罪恶,任何一个政府决不能卑鄙到以杀死无辜平民来恐吓他们结束战争,为什么我们还要做同样的事情呢?”
望着山下庞大的轰炸机,鲁夫在感叹中国航空技术创造奇迹的同时,心头却充满悲哀。自己就有数位亲人死于协约国轰炸,而中国政府在汉堡大轰炸后,毅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且许诺将会向遭受轰炸的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更让鲁道夫对第二祖国的善举激动不已。在鲁道夫看来,中国或许世界上唯一尚存人道之心的国家,而现在……
鲁道夫的反问让朱狄文无言以对,朱狄文很难向鲁道夫解释清楚。中日之间的渊源和仇恨,恐怕只有两国自己才明白。
指挥塔楼内的张锐吸着烟,望着机场上在牵引车帮助下排列整齐的轰炸机。北中国岛的前进基地是空军从海军手中借来的,从这里起飞的h-17轰炸机可以覆盖日本全境,再配以山东的多个机场,日本列岛都处于空军战略轰炸机航程半径之内。
“海军单独执行对日本舰队的攻击,为了确保海军行动成功,他们要求咱们把起飞时间推迟一个小时二十分,在我们到达日本列岛上空时,海军突击队应该已经发起攻击了。”郑培林忧心忡忡,空军借用海军基地的代价,就是空军必须要为海军行动让路,意味着,当轰炸机部队到达东京上空时,恐怕日军战斗机早已严阵以待了。
此次轰炸,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轰炸行动,上千架轰炸机从三个方向携带近两千五百吨炸弹扑向东京。在未来几天中,轰炸将持续不断,不但要摧毁日本的军事力量,而且要毁灭日本的信心。
“司令,在海军发动奇袭之后,日本民众会作何反应?说实话,司令,我很想看到他们在东京举行游行,如果那样的话……”张锐笑得很淫荡。中国空军不会为日本平民的死亡而内疚,中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再说空中投弹,“误伤”总是难免的。
张锐的话让郑培林撇撇嘴,这小子,“你小子!通知李定一,小日本皇宫是禁地,绝不能轰炸,知道吗?”
不轰炸皇宫是总理指示,毕竟唯一能约束日本的就是天皇,未来停战还需要天皇出面呢!
“根据航线计算,我们应该是在7点左右到达东京上空,也就是东京时间8点半。”王立鹏在航行图上用圆规计算了一下飞行距离和时间。
“天亮了有利于瞄准,天气好的话,就绝不会丢失目标。”副驾驶员聂金龙混不在意地说。王立鹏瞥了眼副驾驶员,似乎在说“你个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