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页

日本帝国已经做出最后决定,河本是清满面忧色,相比于信心十足的同僚,河本是清忧心忡忡,战争之后的帝国命运……

内阁大臣依次离开后,年轻的裕仁忧心忡忡的回到书房,一开门,看见大自己十岁的近卫文麿正在等着自己。

一见到裕仁走进来近卫文麿连忙起身鞠躬:“殿下,您回来啦!决定了吗?”

近卫文麿是藤原家族的后嗣,从小就被当作一位国家领袖受到特殊培养,当裕仁还是一位小孩子时,近卫就已是环拥在他周围一群贵族公子哥儿中最年轻的老大哥了。裕仁摄政后,近卫成了贵族院中裕仁势力的领路人。

两年来,近卫常常代表裕仁同各种人周旋,裕仁与西元寺元老打交道,就是通过西元寺的近亲近卫文麿;同势力强大的黑龙会往来,近卫同样十分活跃,在一定程度上,近卫是裕仁的代言人,在日本政军两界左右穿梭,从中斡旋。裕仁相信他,为他的内阁撑腰;他也需要裕仁,需要这个未来天皇的庇护和信任。

“是的!帝国不日将会向中国宣战!”裕仁不无担心地说。

“哦,殿下!我相信帝国武勇的军人一定不会辜负帝国的希望。”近卫笑了笑,脸上充满了自信,此时即便是最无知的国民亦知道必须对支那宣战,早晚而已。

裕仁转身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一切都会顺利吗?愿八幡大神保佑帝国武运长久!”

御前会议一结束,陆军参谋总长河合操就忙碌起来。下午,作战会议在陆军参谋本部召开,海军也派了一名军官列席,整个作战计划需要海军的通力协助,毕竟中国也有海军,陆军的后勤保障需要海军为其护航。

“现在会议开始,请参谋本部次长武藤信义中将介绍作战计划。”参谋总长河合操直截了当,切入正题。

武藤信义笔挺地站起来,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张中国地图面前,左手拿起指挥棒开始讲解。

“这个作战计划是在明治四十年,帝国政府和军部在天皇御批的《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基础上拟定的,其核心仍以先发制人为原则,尽量争取速战速决。参谋本部计划在中国满洲部署8个常备师团、朝鲜部署6个常备师团,首要目标是:平定南满及北满一部,重点是间岛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大致以吉林以南之奉(天)京(城)线、关东半岛地区为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在其他地区的兵力行使,则依具体情况相机而定。日本海军方面,派遣1个军3个师团,在滨海省选定登陆地点,其作战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处置,以起到牵制支那北方军主力的目的。帝国将在战争初期向支那派遣17个常备师团,并根据未来形势决定是否增派兵力。如果能在初期歼灭支那军主力,则以后就可以在不增加兵力的情况下扩大战果,直至消灭支那军。参谋本部的意见就是这样,我们基本通过该计划,请大本营审核批准。”

武藤信义用指挥棒在地图上不停的指点,此人为大正时代最强有力的将领,武藤信义拟定的作战计划显然超过了内阁拟定的方案,这个作战计划无疑是高看了自己,轻视了支那军。

河合操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后他才说了一句:“战争初期就需要投入至少17个师团,有困难啊!”

“对滨海省的进攻,将会使战线拉得过长,一旦支那军反应过来,必定会从内地增派部队调至满洲,同时,分散的我军易遭到分割攻击。”

武藤信义一愣,“目前在滨海省、阿穆尔省驻有支那七个师,如我军不以三个师团牵制,其很有可能从滨海省攻入朝鲜,进而威胁我军侧翼。为确保主线的安全,初期投入17个师团是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