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页

“但愿吧!不过这只是应急之策。于氏航空的yc-1型运输机已经把全世界都远远甩在其身后,即便我们暂时依靠s-3-c取得一部分订单,最终仍然会被于氏航空挤出市场。他们的yc-1不是能在短期内超越的。”作为飞机设计师,西科斯基远比谢德洛斯基更了解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意味着什么。

上午十点,在附近的服务站加了几桶汽油之后,s-3-c从跑道里缓缓地滑行出来,在引擎发动后,一个工人钻到机舱里,西科斯基本来只想带几个人,但是他发现自己无法拒绝任何一个为了这一时刻工作了那么久的伙计们。在顺着跑道滑跑了很长之后,飞机缓慢的升空了,在发动机和机翼后方乘务舱里,西科斯基可以看出螺旋桨的转速有点慢,显然是无法提供充足的推力迅速爬升。

“一切并没有出乎自己的意料。”为了降低整机成本西科斯基并没有用政府贷款购买新型大功率发动机,而是选择了老旧的星九发动机。但是和自己预料的一样,动力不足使这架飞机速度很慢,甚至只能达到鹰式教练机的速度。尽管s-3-c试飞常顺利,但是在报纸上却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毕竟一架只能坐12名乘客,速度只有100公里的运输机太平凡了。有一些报纸用豆腐块大小的报道,提了一下西科斯基的这次试飞。

舆论的冷淡反而让西科斯基静下心来,思考着未来的道路。是仍然追随他人的脚步前进,还是另辟蹊径。这时他回忆起,还是一个孩童时,接触到竹蜻蜓后,第一次激起他对航空兴趣。那个在所有人眼中“不可”、“不实际”的直升飞机的构想。在s-3-c成功试飞后,谢德洛斯基全力争取航空咨询委员会下发的适航证,千方百推售这架飞机。西科斯基就和一两个最紧密的下属开始对直升飞机进行非正式研究。

距s-3-c首次试飞后的一年时间里,西科斯基公司已经摆脱一年前的困境,正如谢德洛斯基最初设想的一样,s-3-c这架并不先进甚至速度可以用缓慢形容的飞机,不仅卖给了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甚至还出口到了日本。但在过去一年中,西科斯基公司没有试飞过一款新型飞机,这在航空界无疑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是s-3-c仍然在生产,世人已经遗忘了这家公司的存在。

共和11年10月31日,因为直升机试验失败,世人再一次想起了这家沉寂已久的航空公司。一架怪模怪样满是钢管结构的直升机在试飞时发生意外,迫降于厂外的公路上,西科斯基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直升飞机能够垂直飞起来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根据我们多次试验旋翼可以产生升力,但谁来产生推力呢?单独安装另外的推进发动机当然可以,但是这样增加了重量和总体复杂性。旋翼不停旋转时自然产生向上的升力,这是直升机垂直起降和悬停的基本条件,如果旋翼向前倾斜,就可以在产生升力的同时,产生前行推力。过去的试验证明将传动机构向前倾斜,机械上过于复杂,可靠性同样非常差。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通过试验室试验,我们认为采用旋转斜板,无疑是最合适的,上旋转斜板紧,下旋转斜板滑动,其倾斜角由下旋斜板决定……”

在公司工作室内史雷强向西科斯基介绍自己研究的旋转斜板,同时通过一个精致的书本大小的铜制小模型向众人展示着自己的成果。作为公司设计师,最初史雷强对直升机有很大的顾虑和疑惑,但现在却是西科斯基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史,这是非常精致的设计!你是一个天才!它的下倾斜角度是由驾驶员控制的。”在模型上试验了一下旋转斜板的操纵之后,西科斯基兴奋的大喊道。这个问题的解决等于解决了直升机面临的最为复杂,也是最后一个问题。抵扭尾桨和旋转斜板的发明,无疑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直升机研制两个最关键问题。

“既然……”就在史雷强刚要张口的时候,面色铁青公司经理谢德洛夫斯基推门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众人看到谢德洛夫斯基的脸色,大都明智的选择暂时离开设计室,让他们二人先解决彼此的问题再说。

“伊戈尔,你看看报纸上说什么?那个俄罗斯佬的新玩意儿!知道吗?当报纸报道你的这个新玩意后,我们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了5%。”

“谢德洛夫斯基,来的正是时候,你看这是我最新发明的……”西科斯基试图介绍史雷强的发明,告诉他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伊戈尔,你在不切实际的设想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作为他的朋友和经理谢德洛夫斯基不得不提醒将全部精力投入直升机研究中的西科斯基。在谢德洛夫斯基看来,好友无疑陷入到幼年梦想的困境,过去的一年,公司试验全部是围绕“直升飞机”。

西科斯基并没有回答谢德洛夫斯基指责,一直以来,无论是过去在俄罗斯或是现在在中国,西科斯基都没有放弃幼年时的梦想,过去只是在纸面上绘制草图,而现在投入全部精力之后,西科斯基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

“伊戈尔,什么时候直升飞机可以比固定翼飞机更快?”谢德洛夫斯基想用自己的方式将朋友拉回正路。

“永远不会!”西科斯基毫不迟缓的回答。朋友的回答让谢德洛夫斯基一愣,但仍然继续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