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办事处大门,陈方明感觉到室内的温暖,他的办公室位于二楼,前脚刚上楼梯,一个年轻人就迎面走过来,陈方明把报纸交给迎过来的助理,然后随手解开大衣衣扣。
“经理!您来了!”
“嗯!给我泡一壶茶送上来!”在推开办公室门之前,陈方明对秘书交待道。
进入办公室的陈方明把大衣挂上衣架,透过玻璃窗,他看到中央银行分理处的铁栅门被分理处职员拉开的瞬间,早已等候多时的土财,一哄而入,尽管隔着玻璃,陈方明仍能听到他们挥舞钞票时的喊声。
“马鞍山钢铁企业,5000股。”
“铜陵铜业,1800股。”
“芜湖汽车制造厂,300股……”诸如此类的喊声尽管隔着一条街,但仍然不时从分理处内传出来。
对于全国各地稍有远见的人而言,这是国家将步入强盛的号角。但在普通人看来,四年工业发展计划意味着商机和财富,仅此而已。
第251章 机械化与跨海轰炸
凌晨天尚未明,小贩们便进入预定摊点摆出生意,组成清晨喧闹的长街。对于小商贩,西北市从没有试图将他们赶尽杀绝,毕竟商贩是城市的一部分,只不过对他们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油茶,油茶……”女商贩用清脆的声音,招呼食客,蓦地被一个男子粗犷,吆喝糊辣汤的声音压住。因为这里远离居民区的原因,因此他们可以放声高喊,要知道一会可有几千、上万名下夜班的工人从此经过,在厂子里忙活了一夜的他们,兴许早都饿了。
在一个卖早点的摊子上,穿校服的女孩朝远处重型机械集团大楼上的大钟看了一眼,已经到八点二十了,若平时,街边的摊位上早已坐满了吃早点的工人,虽然重机工业区的很多工厂仍然在建设之中,可也有很多先期投产的工厂,自投产起就和其它工厂一样,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生产。
“大,怎么今天都到现在了,厂子里的人还没出来?”女孩诧异地问父亲,今天是周末,自己才会过来帮父亲干活,哪曾想到现在竟然还没开市。
“谁知道,兴许厂子里有什么事吧!”仔细用抹布抹碗的中年男人朝远方的拖拉机厂望去,但在这里很难看到拖拉机厂,摊位区距离拖拉机厂的工厂区隔两条街道,这些街摊为庞大的重机工业区带来喧嚣的气氛。
“他陈大哥,你看到没,今天麻糊亮,换班的工人就进厂了,比平常早了一个钟头都不止。换班的早到了,下班的怎么到现在还没下班。”旁边油条摊上的女老板同样感觉今天不同寻常,这条辅街的早点生意靠的是拖拉机厂下夜班的工人,他们不下班,街边的摊位很有可能就不会开市,而按照规定,街边的早点摊只能开到10点,10点后他们就要收摊、清理街道。
当路边早点摊在期盼拖拉机厂的夜班工人赶快下班的时候,此时福田拖拉机厂内却是一片欢天喜欢地。此时这座始建于共和六年,亚洲第一家拖拉机厂内挤满了下班后仍然留在这的工人和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