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基地内的每一名学员,包括技术处的技术人员二十四小时都在安全处的监视之内,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没有逃离由种类繁多的设备组成的监视网络。基地并没有太多的秘密警察,对基地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所谓的好奇心,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打开房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间面积大约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洁白墙壁柔和的白色灯光,一张小床,一张写字台以及一个书柜,就是卧室内仅有的装饰,李南申仔细看了一下,屋内甚至于还有一个小型的独立盥洗室。
“这是我的房间!”尽管面积不大,但却五脏俱全,这让住惯了学校“斯巴达”式集体宿舍的李南申非常满意,整洁的房间洁白的床单,这里的一切都是白色。
“白色不容许任何污点!”李南申脑中浮现出先前安全课上安全军官的话语。
“怎么样,所有设备都调试好了吗?一定要确保明天上课不会有任何问题。”看着正在调试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李辉,杨天擎焦切地问道。
从明天起a区的学员就需要在教室内接受“电影教学”,所以教学设备必须要在今天准备好,如无特殊需要,技术处的一级技术人员是严禁同学员接触的,毕竟一级技术人员是技术处的核心,也同样是技术处最需要保密的一群人。
“老大,你放心吧!已经调试过了,设备没有任何问题!”李辉信心十足。原本像调试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是技术处四级技术员的任务,但队长却不放心,非让自己过来再检查一次。
对于多媒体教学李辉并不陌生,毕竟最初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只不过相比于技术处的一级技术员而言,a区学员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原始的。
在参加的完母亲的葬礼后,李辉便结束了休假返回基地。沉浸在庆祝选举胜利之中喧嚣而热闹的城市让习惯基地内特有的冷清与安静的李辉非常不适应,在李辉看来或许只有这个地方才最适合自己,毕竟在这里沉浸于学习和工作之中时,可以暂时忘却对母亲的思念和心中潜藏的愧疚。
对在基地内已经工作学习了一年半的李辉而言,基地内的一切李辉早已经适应并习惯。而对于初到者,要适应有各种规则限制的基地生活,仍然需要很长时间,在这里他们必须要忘记城市的热闹和繁华,幸亏对于从事技术研究的人而言,寂寞和孤独并不可怕。不过这一切需要一个过程,人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当责任与使命加于其身时,或许他们之中会有人不甘于基地的寂寞,但是来到这个与世隔绝之地,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恐怕只能像技术处的前辈一样,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以弥补心中的孤寂。
葫芦岛港,纷飞的大雪把这座中国海军最大的军港染成白色,放眼望去这座大型军港内,已不见过去林立的战舰,除了几艘训练舰之外,只有几艘炮艇和小舰艇。周围的山峰雪白,在山体上隐藏着一派肃杀的气氛,而在凛烈的寒风中,位于西侧海军造船厂庞大全封闭式船坞依然是灯火通明,船坞硕大的躯体在灰蒙蒙的天色中仍清晰可见。
封闭式船坞内一片忙碌,轰鸣的机器声,耀眼的电焊火花,船坞的行车吊机,不断将钢板设备吊运至各个工位,哨声喊声此起彼伏,这种繁忙景象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个月。
葫芦岛海军造船04号封闭式船坞内两艘并排建造的“珍战列舰”此时已显现轮廓,两舰已基本完全成舰体施工,于共和七年2月16日开工的1号舰甚至已经进入紧张的设备安装阶段,出于保密的原因,“袖珍战列舰的”主体装备的安装并不像制造驱逐舰时那样,完成舰体施工后即下水至安装码头,进行设备安装,而是选择在封闭船坞内进行。
“先生,尽管我们在建造袭击舰时,碰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在各个工厂企业的努力下所有问题都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正如您看到的,一号舰已经开始安装舰内设备,按照进度表,1号舰安装将于1919年,不!是共和八年12月底交付舰队使用。”居恩·格拉斯说话时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得意。尽管来到中国已经快两年了,早已加入中国国籍的居恩格拉斯除了学会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外,甚至还学会了中国人的谦逊,谦逊或许是中国人最大的优点之一,仅次于勤劳。
“居恩,这是一艘完美的战舰,我相信,它们一定会被载入世界海军发展史,成为里程碑式的杰作!辛苦你们了,提前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你已经被联合议会提名,成为一等嘉禾勋章候选者。”一等嘉禾勋章提名是对居恩做出杰出贡献的表彰和承认。
“一等嘉禾勋章!”听到可能获奖的消息,居恩不禁怦然心动,自己获得一等嘉禾勋章提名,这可是中国对民间的最高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