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西北实业报》、《西北时报》等数十家报纸在头版报道了西北商人陈富财一行在青海惨遭宁海军、西军追杀的报道之后,举国舆论一片哗然。

民众被甘肃宁海军、西军暴行惊呆了,屠虐国商自共和以来可谓前所未闻。

“上海商会通电全国要求中央严办凶手,责令甘肃督军张广建请辞!”

“南洋中华商会通电要求中央严惩宁海军、西军屠商凶手!”

“中华国商总会通电……”

一石击起千层浪,宁海军屠商一事一经报纸传出举国为之哗然,国内外各地商会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通电要求中央严惩涉案之人。

四年来,因欧战爆发投资实业获利甚丰的国商们知道,如果青海屠商之事无法得到妥善处置,下一次或许就会轮到他们头上,尤其是在各地督军看到宁海军屠商而未被追究之后。

与之相比西北各商会的表现远比他们的同行更激进,西北行业商会、西北国商总会直接向联合议会提请要求召开听证会,同时六十余名西北联合议会议员提请联合议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批准边防军对甘肃采取军事行动,报复其屠杀西北商人,以最直接的军事行动保障西北商人的合法利益。

当数十名商人在联合议会基石会议厅一间分会厅内举行听证会的同时,在边防军司令部地下指挥所12号作战室内,数十名边防军的参谋官同样在制定作战计划,没有任何人可以接受青海屠商一事,在边防军司令部的参谋们看来这是甘肃地方军阀对边防军的挑衅和侮辱,作为一支民众武力,现在边防军必须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共和三年1月,袁世凯为控制西北政权,派安徽人张广建出任甘肃省巡按使。张广建入甘之初,以巡按使名义带有一个混成旅,武器装备系甘军之中最为精良。到兰后,其被分编为左右两支新建军,左军驻省城东郊,安徽人吴攀桂任统领,右军驻临洮,安徽人吴桐仁任统领,另有约千余人作卫队,驻扎督署。”

“共和五年7月6日,中央改各省将军为督军、巡按使为省长,大总统黎元洪特任张广建为甘肃省长兼督军。甘肃地方军分为汉回两派势力,甘肃回汉民众自同治回乱、光绪回乱起便存有隔阂,陇上八镇汉回各四。汉镇为陇东张兆钾、陇南孔繁锦、肃州吴桐仁、河州裴逮淮。回镇宁夏马鸿宾、西宁马麒、凉州马廷、甘州马跃腾。”

“在西军统领马麒指使部属刺杀甘肃共和后首任议长李镜清之后,进一步加深了甘肃回汉之间的矛盾,因而目前两派早已势成水火,仅只维持表面上的和平,几年来两派汉四镇终占上风,但回四镇因羊毛涨价获利甚丰,因而有足够的财力扩军至近三万人,目前其实力已超过张广建、汉四镇兵力总和……”

作战室军事情报局主管倪海宁中校朗声汇报甘肃省地方军政情报,尽管军事情报局实力不及调查部,但随着两家情报机构明确分工,像军事情报则归军事情报局负责,当然有些情报实际上是由调查部移交而来。

甘肃回镇情报一直是调查部的一个空白,原因非常简单无论是西军或是宁海军、昭武军军官和统领之间大都是亲戚关系,即便是士兵和军官之间也大都是宗族关系,外人根本不可能打入回镇部队内部,更别谈取得情报,有限的情报大都是通过半公开渠道取得的。

“日前,陇东张兆钾,陇南孔繁锦,肃州吴桐仁,河州裴逮淮四人已联系当地西北公司办事机构,借此澄清对于此事的态度,四人均表示如果边防军对西军采取军事行动,一定配合边防军的行动。”

“松坡,立即拿出一个作战方案,所有人都必须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别以为西北军兵陷西伯利亚,就会忍气吞声,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西北绝不吝于用血去维护国内秩序,但凡参与袭击商队的宁海军和西军部队一个不放过,全部就地处决,他们没资格成为西北军的战俘。”听取了倪海宁的汇报,司马凝视地图向身边的蔡锷交待道。

是可忍,孰不可忍,尽管并不愿意自相残杀,但并不意味司马会放纵甘肃匪兵,忍耐终归是有限度的,而现在甘肃西军已经在挑战司马的心理底线,既然如此,他们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军人的职责在于守护,守护脚下的国土以及身后的国民。现在西军和宁海军不仅背叛了军人的职责,甚至于屠杀本应是他们守护的国民,现在他们绝对没有任何资格成为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