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无论是为了商业或是为了安全,山西都必须要纳入西北的安全范围,这一点在西北政经界早都达成共识。半年来,调查部一直在山西策划,主任不愿意擅挑内战,但是石磊知道主任绝不介意扩大地盘,作为下属石磊必须为主任解决这些问题。

“是,老板!”王以林当然知道必要的行动是什么,调查部的信条从来都是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老板是让太原那边创造一个机会。

“记住,告诉太原那边,西北这里需要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否则西北绝对不可能出兵山西。”临了石磊再次强调道。创造机会是创造机会,但是一定要让这个机会和理由无懈可击,西北需要永远站在道义制高点上,这是主任一再强调的事情,也是西北赢得国内外国民尊重和信任的根本原因。司马带领西北高喊和平建国、实业救国的同时,从未停止过扩军,但是却没有任何人会说西北野心勃勃想要打内战,宣传从来都是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显然没有人能够比司马领导下的西北更认识到其中包含的威力。

此时在办公室的司马显然并不知道石磊正在为自己准备一个“惊喜”,现在司马完全谈不上什么惊喜,甚至于可以说连笑都笑不起来了,整个人都沉浸在一个过去从未意识到问题之中。

“财团的私有财产与政府公有财产之间产权界限模糊,导致财团资本无节制扩大。”

“是家?是国?是政府?是私人?”

“企业?国家?”拿着手中这份司马以推论假定的名义交给后世经济专家针对西北作出的报告,司马不敢相信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以西北公司为龙头带动西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模式,竟然成了未来西北甚至于整个中国不稳定的根源,原因在于西北公司过于庞大,庞大到甚至威胁到政府的权威。

司马的发展模式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带来种种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一个超级托拉斯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而且这个超级托拉斯和政府之间紧密相连,甚至于一定程度上他就是政府,而且它并不仅仅只是利用其财力影响政府决策,甚至公司决策都可以影响到政府决策,在后世经济专家们看来,这无疑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充满官方色彩的‘私人’资本或者充满私人企业色彩的政府。”

这是专家们对西北公司和西北政府的评定,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极为危险的,尤其是当企业介入政府的时候,意味着市场竞争法则的失衡,受到西北公司影响的政府在做出任何决策时,自然会优先考虑西北公司的利益,而不是政府所代表的民众利益。

“西储银行、金城银行,实际上一定程度上是西北政府的出纳,按照惯例,西北政府发行债券时,两行都会认购其中部分债券。”

“公司拥有西北70%的财富,西北企业工人之中有一半是为西北公司工作!”

“西北公司西北省政府?”司马脑中浮现起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评论,这些评论关注焦点就是随着西北影响力而规模越来越大的西北公司,或许应该用财团来形容更为准确,西北公司不仅仅拥有普通企业、还拥有军工企业,银行甚至于还拥有货币发行权,西北公司经理穆藕初,还有西北农商署署长的身份。

“自己到底是西北公司董事长,还是西北省省长和边防公署主任?”司马知道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混淆了西北公司和西北政府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很难弄清自己的身份,一旦西北碰到财政问题,一直以来司马首先想到的就是从西北公司解决,而政府项目上同样偏向于西北公司,而西北公司一直以来都没有让司马失望过,而且垄断资本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威胁会有这么严重吗?对此司马不禁有些疑惑。

第117章 世间最残酷

“西北公司对政府作出的贡献,使西北公司有足够理由获得大部分政府订单,而且西北公司取得政府订单都是通过公开招标,其间绝对没有任何舞弊行为,而一直以来西北公司从没有将自己看成一家赢利公司,而是西北政府的伙伴以及西北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之一。”面对司马提出的疑问,穆藕初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