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警学校操场上,在持旗学员带领下一千一百名学员从检阅台前走过的时候,看着台下穿着水兵服的年轻人,司马明白或许中国的海魂仍在,至少在他们身上,司马看到了隐隐透出的海魂,一种依靠强烈复仇心理建立起来的海魂。
十年建立陆军,百年建立海军,而耗费百年建立的就是海军的灵魂,一支没有海魂的舰队即便是装备上最强大的战舰最终结果也是葬身鱼腹,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北洋之后无海军”之词,指的正是在北洋战没之后随之失去的海魂,而共和后论为内战工具,一次又一次在各个军阀以及政党金钱收买中倒戈的共和中国海军似乎也是在印证着这一点。
可是通晓历史的司马知道在抗战初期同样弱小至极的共和中国海军可用悲壮来形容,他们实力或许不及日本一艘主力舰,但是却依靠“雪甲午耻”的信念支撑起来的意志战斗不止,而现在海警学校和北海警备舰队所传承的正是这种信念。
“勿忘甲午!”在这些年轻学员走过检阅台的时候,没有任何煽情的演讲只有简单的四个字!
“雪甲午耻!”这是海警学校的校训!也是他们这一代学员的使命,同样是国家对他们的期许,誓雪甲午之耻是每一名海军官兵的使命和梦想,二十三年了,这个梦想一直在中国海军官兵心头挥之不去。
“亚历山大,我敢说二十年,只需要二十年,只要拥有足够的战舰,他们就一定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击败日本海军。”教员席上的伊万·马里科夫上校对身边的同僚说道。
“如果有一天他们和日本海军开战的话,我会捐出我一年薪水定制一发炮弹给他们,让他们在炮弹上写上‘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礼物’。”经历过对马海战并将其视为毕生耻辱的亚历山大·梅杰柯夫在回答伊万的同时凝视这些学员,这是我的学生!亚历山大·梅杰柯夫在心中如此想到。击败日本海军同样是自己的梦想,现在自己的梦想在他们身上将得到延续。
日本报纸曾经用“两个败将的结合!”来形容葫芦岛海警学校,因为他们的教员组成是中国海军军官和俄罗斯海军军官,尽管学校中中国教员大多毕业自江田岛,但是在日本人眼中他们背后的国家仍然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至于学校中前俄罗斯海军军官自然不用多说,他们中不少人曾经参加过对马海战,败的比甲午时中国还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日本报纸才会用嘲讽的口吻看待海警学校。但是日本人用手下败将的眼光看待这里时,却忘记了一点,当战败的耻辱转化成复仇雪耻的动力时,会发挥出让人难以想象的威力,终有一天它将会用自己的表现证明,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灵魂,有时也是对灵魂的一种锤炼。
葫芦岛依港而存,现在的葫芦岛港比后世港口规模大出了约三倍以上,港口内海岸一直绵延超过7公里之多,之所以不惜巨资建立这样的大型人工港口,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将是北海警备舰队仅有的基地。从张家口延伸至港口的铁路,使得这里同时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出海口,现在这座规模庞大的人工港不过刚刚完成一期工程而已,完成全部工程至少还需要数年。
建筑风格单调的房屋组成葫芦岛几条并不算繁华的街道,因为天上漂着雪花的原因,在街道上行走的葫芦岛市民已经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街道上的行人并不多,甚至于显得有些空落,而不时可以看到两人成排三人成队穿着深蓝色海军大衣的警备舰队水兵,提醒人们这里是一座纯粹的海军城市,这里的一切都是因海军而存在,即便是这里的普通市民,他们的家人同样大都在为海军工作。
葫芦岛海军造船厂位于人工港西侧,这座拥有十六座船台和六座船坞的造船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造船厂,其规模仅次于中华船业集团刚刚投资建设的长兴岛造船厂。这个海军造船厂是西北唯一的造船厂,北海警备舰队现有的军舰制造及改造都是在这个船厂进行,葫芦岛船厂正在建设的04~06号船坞同时还将成为全中国能够容纳两艘相当于“祖国号”同级大型舰船入坞维护、保养的船坞,而这三座大型船坞实际上是为未来制造大型主力舰作准备。
尽管葫芦岛海军造船厂从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都未曾接受民间或国外的商船订单,但是来自警备舰队的军舰订单,已经足够让这座新建船厂成为目前中国最繁忙的船厂之一,为了赶进度造船厂内数千名工人排成三班,日夜不停赶班加点的建造警备舰队定购的军舰。
造船厂自建的第一艘军舰是北海警备舰队现在的主力军舰“定海”级驱逐舰,这是一种新锐的“大型”驱逐舰,这种九百吨级的驱逐舰自服役起就成为渤海湾和黄海的一道靓丽风景,而迫切需要反潜舰只的英国人在“定海号”级驱逐舰服役之后,曾一度希望租借这种性能优异的驱逐舰用于商船护航,不过被警备舰队司令沈鸿烈断然拒绝,警备舰队只有这么几艘军舰,租借?沈鸿烈自己都想从外国租借军舰。
03号船坞是海军造船厂建成的第一座大型船坞,和船厂其他船台、船坞一样船坞建于一座掩蔽式建筑物之中,由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石棉瓦等建成的掩蔽所长约300米,宽约95米,这座由后世工程公司设计的船坞按照其设计规格可以并列容纳建造两艘4万吨级商船,这座03号船坞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容纳“祖国号”进坞维护的大型船坞。
从海警学校离开之后,司马在沈鸿烈等人陪同下来到这座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封闭式船坞,尽管船坞四周大量的窗户使得自然光线可以照入船坞内,但是数千盏照光灯仍然把埯面照得灯火通明,而电焊的弧光在船坞内闪耀着,气铆枪的声音和刺耳的电钻声混杂在一起,让未戴护耳的司马一行觉得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