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义先的话证实了司马的猜测,得益于技术上的优势,军事情报局和调查部总是可以得到一些最新情报,而石义先提到的这次会晤,实际上是在他们开会的同时进行的。一份详细的会议内容,就已经被调查部特工得到了。
“债权转股权,这个仲小路廉挺精明的,日本银行界得到了西伯利亚铁路后,目前的金融危机就可以得到化解,他是想在西伯利亚再建立个满铁!让西伯利亚的‘满铁’作为日本在西伯利亚的先头兵!”
在猜测得到证实之后司马感觉更多的是不舒服,这一次日本人和自己想到一起了,都想要这条铁路,在西伯利亚这条铁路就是生命线,谁控制了铁路,谁就等于拥有了西伯利亚,西北控制西伯利亚的计划也是以控制铁路为基础,失去了对于铁路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西伯利亚。
“海参崴!中东路!西伯利亚!”看着地图上那条代表西伯利亚铁路的黑线和那片被俄罗斯人称为滨海边疆区的地区,司马皱着眉头轻念这几处地名,目光变得越发凝重。
海参崴或许只是一个港口和地名,但是对于现在的西北而言却非常重要,中东铁路长春以南的出路被日本人控制,如果日本再控制了海参崴和滨海边疆区的乌苏里铁路,那么西北控制的中东铁路包括未来的西伯利亚铁路,都将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内陆铁路,这是司马绝对不能接受的!
“司马,你必须要清楚一点,目前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听到司马轻念这几处地名,蔡锷看到司马的表情越来凝重的时候,走到司马身边轻声提醒道。
“实力!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海参崴!”听到蔡锷提醒之后司马开口说道,目光反而变得坚定起来,古语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是现在对于西北而言是鱼与熊掌都弃不得。
“主任,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目前根本不能和日本开战!除非决定放弃西伯利亚,为了西伯利亚在海参崴和日本打仗,但是结果最多只能得到一个滨海区,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整个西伯利亚,这场仗就是打胜了,也等于咱们败了。”王公亮这时也开口说道。
和日本开战的结果并不乐观,当然这不是指在军事上,尽管西北海军几乎为零,但是王公亮相信在陆地上西北军绝对能击败日本人,但是击败了又能如何?该得到的没得到,反而失去了更多东西。
“为西伯利亚打仗,却失去了西伯利亚。”听到王公亮的警告,司马尽管有些不愿接受,但是心里明白王公亮说得是实话。如果和日本开战西北军必须要把全部力量都转移到东北、山东、滨海边疆区,然后和日本陆军打一场关系到国家国运的战争,而且对于西北而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万劫不复,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顾及西伯利亚,或许正如王公亮所说,为了西伯利亚打仗,结果却失去了西伯利亚。
但是现在西北却不能失去海参崴,海参崴对西北来说,至少未来5年内的重要性都是其它任何地区无法相比的,想到这司马皱眉看着地图上的海参崴。现在在海参崴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得不偿失,不打等于把自己的大门交到别人手里,而且是一个挖空心思想压制西北发展的对手手里,到时他们只需要重复当初在东北利用铁路挤压美英企业的方式,就能困死西北。
“主任,或许我们还有其它选择!把池子里的水搅混!可以来个浑水摸鱼,或许那样还有机会,但是前提是必须要阻止日本人独吞海参崴,只有先阻止日本独吞海参崴的企图,我们才有机会从长计议!”一直未说话的蒋作宾这位现在边防军高级参谋官开口说道,既然不能打又不能坐视日本占领海参崴,那么就先阻止日本独吞那里。
“雨岩,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听到蒋作宾的话后司马开口问道,现在无论什么办法,只要能阻止日本人占领海参崴就行。
第69章 鲸海
海参崴,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领土,俄罗斯占领后将其改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根据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沿阿穆尔河和滨海边疆区建立一系列港口的旨意,1860年海参崴作为俄罗斯在太平洋的军事堡垒正式建立,1889年海参崴被宣布为军事要塞。
19世纪90年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使海参崴与俄罗斯中心城市有了可靠的交通牒系,移民人数开始增加,开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的商人和劳动力汇聚而来,使海参崴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这里从此便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交通中枢,是世界著名的不冻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和通往亚洲太平洋各国海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