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日本人的强硬表态结果碰到一个硬钉子,对此已经意料之中的英国驻哈尔滨的克温里领事温婉开口提出了要求,这是在来的路上和美、法两国领事进行短暂协商后达成的协议,一定要见到霍尔瓦特或者其他中东铁路高层管理人员,在他们把中东铁路交还给中国人之前。
“根据国际公约,我方有权拒绝各国外交人员要求探访战俘的要求,当然如果西北边防公署批准各国外交人员探访的话,我会服从命令,但是在没有命令之前,任何人无权与我方战俘会面!”
尽管只是一名军人,但是郑文浩仍然熟练的拿着所谓的国际公约做幌子,反正就是拖字诀,你想见人绝对不可能。对于这些个领事们脑子里想的什么,郑文浩已经从边防军司令部那里或多或少得到一些信息。中东铁路,他们想借此染指中东铁路,不过对此边防军司令部那边早有了对策,坚决、果断的拒绝他们任何企图染指中东铁路的意图。
“中校先生,我已经命令驻长春及宽城子护路军第四旅向西北军投降,第四旅旅长卡佳上校已经接受了命令,你们赢了。”霍尔瓦特对穿着一身整洁军装的王伦说道。
霍尔瓦特并没有选择无谓的抵抗,哈尔滨护路军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唯一希望就是护路军第四旅,在霍尔瓦特看来,第四旅即便是从长春赶来,也很难夺下这座城市,更重要的是霍尔瓦特相信一点,西北军绝对不可能只派出一支部队,也许他们的军队已经进军到了长春,在让第四旅遭受毁灭性打击和投降之间,霍尔瓦特选择了让他们向西北军投降。
至于远东阿穆尔军区,这个四个月中上乌金斯克就像是一个磁铁一样,把远东大多数机动兵力都吸引到了那里,远东军队现在甚至于连自保都成问题,霍尔瓦特知道自己那位老朋友在获知哈尔滨被西北军占领之后会选择什么?按照他一贯的追求稳妥的战术,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军队收缩回海参崴,以防止中国军队可能对海参崴的进攻,自己那位老朋友一定会这么做。
在内外没有希望的时候,霍尔瓦特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做出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其实所有一切战争都有输赢,今天中国人打赢了,那么自己把中东铁路移交给他们是无可指责的,明天如果俄罗斯军队击败了他们,他们同样会把中东铁路再次交还给俄罗斯,当然到时还会有更多的东西,仅仅只是中东铁路显然不能补偿俄罗斯的损失。
“霍尔瓦特将军,相信我,您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王伦面带喜色地说道,护路军第四旅接受了投降命令,意味着现在的防御只需要放在绥芬河方向远东俄军可能的攻击,王伦现在明白为什么李秋实会说,只要霍尔瓦特投降了,那么整个中东铁路都会投降,在他出任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十多年时间里,中东铁路早都成了霍尔瓦特的私人帝国,从那位卡佳上校没有任何迟疑就接受投降的命令来看果然如此。
“但愿吧!”霍尔瓦特如此说道,之所以会如此配合,实际上霍尔瓦特还有其它一些不为人知的打算。
走进霍尔瓦特这座哈尔滨白宫之后,刘逸闻看着这座白宫内被炸飞的花园中的枝叶,墙上密布的弹坑,还有被炸飞的厚墙,刘逸闻耳中隐隐好像又听到了昨夜的枪响,看着院内几名穿得花花绿绿警戒的西北军士兵,刘逸闻拿起手中西北产三十五毫米小型相机拍下几张照片。
“保持荣誉”在即将进入这座白宫之前,刘逸闻抬头看了一眼将军府正门台阶上水磨石镶嵌的黄铜字“a0ve”,看着上面的几个弹孔,刘逸闻拍了一张照片后,才走进这座普通中国人绝不可能进入的建筑之中。
共和七年上午七时二十五分,在霍尔瓦特官邸内会议厅内,十数名哈尔滨中外记者有些激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看到端座在那里的西北军中校王伦,还有那个曾经的哈尔滨太上皇霍尔瓦特,昨夜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震惊了整个哈尔滨,直到他们接到通知来这里记录俄国人签署投降协议书。
会议厅内十数名中国记者们看着坐在那的霍尔瓦特将军,纷纷按动了相机的快门,此时这些记者中的华人,完全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之中,从今天起哈尔滨所有一切都回归中国了,而记者中的那些外国人,却表情复杂看着面色有些沉重的霍尔瓦特将军。随着霍尔瓦特在投降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把投降协议递给王伦之后,中东铁路及其全部附属地,从即日起回归中国!
……
“舅舅!现在西北既然已经占领哈尔滨,俘虏了霍尔瓦特,霍尔瓦特那老毛子已经命令第四旅投降,我们接受他的投降、解除他们的武装和西北军又有什么区别,第四旅可是有7000多军队,八门野战炮,上万支步枪,有了第四旅的装备,咱们还能再建一个师!到时奉天的张胡子想和咱们过不去也得掂量一些!”在长春督军府内,吉林督署参谋长、吉林陆军第一师长高士傧看着舅舅开口说道。
从日本人那里得到霍尔瓦特那个老毛子已经命令驻长春和宽城子护路军第四旅投降的信息,高士傧就对俄国人第四旅动起了脑子,整整一个师的装备,任谁能不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