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么一篇文章同时在全中国上百家报纸头版刊登之后,一时之间让俄国银行彻底倒闭之声不绝于耳,各地群众纷纷抵制使用华俄道胜银行等俄资银行纸币,同时拒绝向该银行存款,在爱国呼吁之下,一股挤兑风潮正一浪高过一浪在中国各地俄资银行营业行中上演着。
“换钱!换钱!换钱!”一大清早当那座三层楼砖石钢筋混凝土建筑,立面用古典柱式以及人像雕塑装饰,外面镶贴有白瓷砖具有新古典派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华俄道胜银行营业所刚一开门,早就等待在银行门外的人们疯狂涌入了银行之中,人们手里拿着华俄银行发行的银两票、银元券、卢布在营业窗口前大声地呼喊着。
占地上千平方米的营业大厅内,前来哄拥取款换钱的人们此时已经变得混乱不堪起来,负责维持秩序的俄国布里亚特保安,被挤进来取款的人们推得东倒西方西歪。
“大家不要听信谣言,我们华俄道胜银行是……”
上海分行经理看着这一幕,被眼前挤兑狂潮给惊呆了,便站在台上大声喊道,希望能够平息此次挤兑,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银库之中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现银、现汇,现在这种挤兑足以摧毁华俄道胜银行用二十年建起来的信誉,当看到前来挤兑的人群越来越多的时候,俄国经理只感觉到一阵目眩,一切全完了!
“哗啦啦!”伴随着铁栅栏门强行关上时传出的金属声,汉口华俄道胜银行终于因为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现银、现汇,而在这股席卷全中国针对俄国银行的挤兑风潮中第一个倒了下来,当银行保安哄出前来挤兑的人群之后,在银行铁栅门被拉上的时候,华俄道胜银行用二十年时间建立起来一切,随着哗啦啦铁门关闭的声音而崩溃了。
随着第一家分行因为无现银兑换而被迫关门停业,先后又出现数家分行被迫关门停业之事,当消息传来之后,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那些去挤兑的人们,不再纯粹出自于爱国之心,而此时他们更多的是为保全自己的财产,再加上报纸、广播推波助澜,几乎每一个持有华俄道胜银行纸币的人都相信,再不兑成现银这些钱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废纸。
而同时在天津人们手持华俄道胜银行的纸币,一起涌入天津数家分行要求兑银,银行门前的道路被前来挤兑的人群堵塞了交通。在京城,华俄道胜银行三天内被提走现银超过五百万元,已几近关门的边缘,而全国市场上抵制使用俄币的行动,致使该银行发行的纸币已经完全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现在在每一个人看来华俄道胜银行倒闭已经是早晚的问题。
“主任,华俄道胜银行快撑不住了!”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王安之看着满面疲容的主任开口说道,王安之接到国内同行的电报,又有十余家华俄道胜银行因无法提供现银而关门停业,这两天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在王安之看来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几乎快打赢了自己的战争。
“我知道了!再加把劲,争取让华俄道胜银行,还有全中国俄资银行彻底倒闭!”闭着眼睛躺靠在椅子上的张默开口说道,话说到这里张默便站起来朝窗外看去,张默知道由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主导的这场让华俄道胜银行关门的舆论战中,自己快赢了,但是张默却没有一丝兴奋之意。
在上海、天津生活多年的张默知道,随着华俄道胜银行的倒闭,不知道多少无法取出存款的国人会因此破产,但是张默知道如果华俄道胜银行不倒闭,那么一旦中俄爆发战争的话,国人每在俄资银行中存进一块钱,就等于为俄军提供了二十发子弹,让俄国人用中国人的钱来入侵中国!
张默并不知道的是即便没有这次反俄风波,华俄道胜银行也会因为半年后俄国革命,总行被革命后的新政权收归国有,该行即以巴黎分行为总行,并继续在中国经营。1926年巴黎总行因外汇投机失败而清理,在华各地分行也随之倒闭,所发行巨额纸币皆成废纸,无数中国人因之倾家荡产,并欠中国政府巨额公款,现在倒闭反而可以减少国人因而付出更多的损失。
……
在保定这座河北省首府,在后世让人记住保定是因为在这里有一座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保安军校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既是近代军事教育的摇篮,又是千名将领的摇篮,使中国军队实现了由“辫子军”向新式军队的飞跃与嬗变。
自民国以来虽然保定军校多次因经费被克扣的问题而显得贫困莫名,因为经费不足甚至于连军校日常经费都无以保证,但是这里仍然是中国军事类学校中最高学府,这里云集着从全国各地投身于此的近千名各级学员。青年军官即便是为任何目的投身于此,但是他们永远不乏爱国的激情。
共和四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正紧,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了21条,其要求苛刻无理,震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保定陆军学校千余人集体罢课,坚决反对,与校方僵持颇久,风潮最激烈时,辎重连同学陈增荣内心更是悲愤万分、痛不欲生,于是便咬破手指,血书“南八男儿死耳。”全校同学无不被其感动流涕,集体上书政府要求政府宣战,愿誓死反日到底,宁可战死,也绝甘于做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