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上海时间十一时正,之前的西北基石会议厅内一切消息都通过西北公司各地分公司、办事处架设在各市大街上的广播喇叭以及各个茶馆、饭店里的收音机传开了,在西北广播公司正式广播了西北联合议会(临时)以及西北省、西北边防公署发布的全面动员令紧急新闻的时候。全国各地行人止住脚步,惊呆了。
接着喇叭里放送军乐,各地受民族主义熏陶的一些青年人开始鼓掌,像看球赛时那样。不过,多数中、老年人神情紧张,对中国前途感到担忧。在广场上,腰挂铃铛的卖报人挟着“号外”,东奔西跑,到处抛售着号外,在京城,铃声之响甚至于在退位满清皇帝居住的皇宫内都可以听见。
全面动员令,对于这个陌生词语,大多数国人几乎从未听到过,当人们从广播里听到西北广播电台反复重复的全面动员令的时候,听到其中第一条中“从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所有男性公民条件具备者,都必须响应征召令,到就近征兵点参加体验加入西北边防军,所有三十五岁以上至五十岁以下男性公民都必须参加民兵自卫队、武装工人部队,……剩下的人都必须留下来执行战斗和为战斗服务的任务”的时候,举国上下听众都被惊呆了。
在收音机前听着收音机的国人们,彼此环顾周围,他们惊骇的发现,如果这个动员令是扩展到全国的话,恐怕此时收音机前大多数人都需要加入军队,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在收音前的人们知道西北这一次绝对不是虚张声势,收音机前的国人们用着各种复杂的表情彼此对视着,一时之间只能听到收音机内,杨琳有力的声音播报全面动员令的内容。
“时间差不多了,是时候发表讲话了!希望这次讲话能引来凤凰吧!”司马站起身拍了拍杨永泰的肩膀开口说道,然后拿着手中拟写的讲话稿朝书房外缓步走去,准备一会通过外面的播音设备发表广播讲话。当司马坐在自己的小客厅之中看着眼前已经架设好的播音设备,司马抬头朝一边的杨琳望去,冲其点了一个头算是向这位南洋巨富张弼士的九女,现在西北广播电台的当家播音员打了一个招呼,同时司马朝周围站着的人们看过去,看着他们激切的目光,司马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同胞们,值欧战正酣之时,中国正在外求履行和平之责,内求国家富强之时,突然发生了他国对我国的战争叫嚣,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止,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现在随着俄罗斯战争威胁叫嚣,不仅是蒙古面临将从祖国被割占的局面,西北省和整个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险,……这并不是西北一省的问题,这是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是中华民族从此之后是享受自由还是沦为奴隶的问题。
……
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
为保卫祖国国土与主权不失,西北省联合议会已经通过了全面动员令,然西北初建,无论饷械、兵员皆有不足,饷械尚可尽力筹集,然后军队之军官不足,西北却无力弥补,无军官即无军队,无军队即无边防,如此战端一开,则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于此,弟望各地仁人志士,抛弃省籍之见,于此国难之时、共履职责、卫我边疆,这是兄弟所恳切期待的。……”
十三省督军齐聚京城是为了迫使国会通过对德宣战议案,一个多月前正是迫于十三省督军们的压力,使得国会通过了对德断交决定。而今天当内阁讨论对德宣战问题,倪嗣冲、张怀芝、孟恩远、李厚基等闯入会场,倪嗣冲以军界首脑名义表示,各省督军一致支持总理段祺瑞的对德方针,政府应当立即对德宣战。
在督军团的支持下,内阁不过刚刚匆匆通过对德宣战案,原本段祺瑞准备在议案一通过,即率领当日出席会议的阁员到总统府面请黎元洪核准,但是却没想到前脚刚进总统府,西北的全面动员的消息就传来了。
静!总统府总统办公室内,端坐在椅上的总理段祺瑞闭着眼睛默默坐着,而大总统黎元洪也呆坐在那里,整个办公室内静得只听到总统、总理以及阁员们的呼吸声,还有收音机中传来的司马的讲话声。
看着眼前这一幕,在门外的侍卫官们似乎是想起了一年多以前,在袁大总统死后,当时总理和总统也是如此这般,直到数小时之后,随着总理的一句见过大总统,一切才宣告结束,而此时人们好像又见到了那一幕。
“……如此战端一开,则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于此,弟望各地仁人志士,抛弃省籍、政治之见,于此国难之时、共履职责、卫我边疆,这是兄弟所恳切期待的。祖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