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驻扎在达里冈盖山脚下的这支中国官军,就是西北边防军为收复外蒙古而新建的唐努乌梁海师,自从此前兵不血刃进驻达里冈爱牧场首府都布勒吉,接受了苏米亚贝子的归顺之后唐努乌梁海师主力第一旅以及师部便奉命进驻霍雅列苏,在这个距离外蒙仅数里的达里冈爱牧场最北端,搭建起了连绵不断的野战营地,同时严密地戒备着。

今天这座军营气氛显得有些异样,平时里可以响彻云霄的喊杀声消失了,此时在军营内那些平日里拼命训练弄得一身灰黄色灰土的士兵们,此时都已经换上了干净的军装,他们排列整齐的队伍站立在训练场上,这些年轻士兵们面色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黑色金属钢盔在阳光照耀下反出金属的光芒,墨绿色的军装、被擦的一尘不染深腰军靴,甚至于就是绑腿都换了全新。

排列整齐的队列此时显得庄严而肃穆,一种无名强大的力量在军营上空弥漫着,这支部队就是唐努乌梁海师主力第一旅,他的前身是边防军教导总队一团,再朝前追述的话就是西北民团第一团,在西北他绝对是一支老牌骨干部队。此时训练场前高耸的旗杆上,红色军旗迎着塞北狂风猎猎作响,尽管在训练场上站立数千名官兵,但是这里却寂静如同森林一般,官兵们按照所属团营连排排成整齐的方队,全神贯注地望着站在卡车上的指挥官。

站在卡车上的冷遹看着训练场上这些焕然一新的官兵们,现在他们完全看不出一丝以往在训练场上如同泥猴子一般的模样,冷遹并不太清楚为什么司令命令要求所有官兵必须要身着干净军装、携具,甚至还特意提到军靴也必须要擦油上光,在冷遹看来此时自己的第一旅倒不像是一支野战部队,而更像一支仪仗队。

曾经在二次革命前出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的冷遹,知道这一支此时看起来像是仪仗队的部队,单是此时数千人列队未有一丝噪音的纪律,就不是国内任何部队所能相比的。更何况在他们这身光鲜的外表下,掩藏着惊人的战斗力,尤其是他们战斗意志和技巧,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放到关内能当个排长,这是冷遹对这支部队的评价。

“就在两个半小时之前,库伦城内甘宁寺以及活佛宫遭到一群武装人员的袭击,幸我驻蒙古办事大员公署护兵一营揽狂澜于危难之中,因而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出于安全考虑,向西北边防公署提请要求边防公署派军维持库伦安全,现根据边防军司令部的命令。我部被将承担此光荣任务……”身材中等的冷遹站在卡车上挥舞着有力的臂膀大声说道。身为南方人的冷遹声音并不像一般南方人一样绵软无力,而是显得很洪亮,而且每句话都是那般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满着力度。

“三天!我们只有三天时间!司令部只给了我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内,我们必须要进驻库伦东北红城军营!我们将向那些蒙民展示我军军威,以我军威武之师之雄姿威慑那些意图独立的分裂分子以及对蒙古持有野心的俄国人!同时实践我边防军戍边卫国之使命,完成一名军人职责。一切为了我们的祖国,立正——敬礼!”看着眼前数千名官兵站在卡车上的冷遹大声喊道。

随着冷遹的一声令下,训练场上站立的数千名军官和士官们举手敬礼,而肩持武器的士兵们则同时向空中飘荡的铁血旗行注目礼。

“祖国感谢你们!西北感谢你们!”冷遹最后一次扫视了眼前官兵按照西北军的习惯说道,再一次缓缓将右手举起,对着眼前的官兵庄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祖国万岁!”站在训练场上的数千名官兵同时爆发出如同雷鸣般的呐喊声,数千人的纳喊声如同惊雷一般震慑着整个草原!

“出发!”

在彼得格勒临时政府所在地玛丽亚达宫,忠于临时政府的士官们和哥萨克们荷枪实弹的在玛丽亚达宫内外巡逻,当这些巡逻的官兵碰到那些脖间系着红布条革命委员会士兵时,双方总是会对视一眼,目前在彼得格勒士官生和革命委员会士兵双方仍然还可以和平共处。

当推行战争政策的外交部长米留可夫发表的继续战争的外交照会之后,这一外交照会在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士兵、工人的极度愤怒,彼得格勒示威波及了莫斯科等城市,因为这次示威工人、士兵对临时政府的信任发生动摇,在这种因示威而引起的压力下,临时政府不得不牺牲两个积极推行战争政策的部长:米留可夫和古契诃夫,同时吸引社会民主工党成员加入临时政府。

但是尽管如此,这一届临时政府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尽管现在临时政府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当新任外交部长捷列申柯拿来从驻库伦领事馆、驻中国公使馆拍发的紧急电报的时候,临时政府各个部长们,非常难得聚集到玛丽亚达宫的会议室之中,此时玛丽亚达宫临时政府会议室内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气氛。

“这份外交通告是不久前米留可夫部长去职前期,当时陷入一团混乱之中的外交部在接到中国公使馆电报后发出的。当我们之前开始追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发出电报的多名外交官员已经离开了俄罗斯,显然这份通告是由外方势力干涉造成的结果,目的是想激化中俄之间已经紧张的关系。”看着在座的各位部长,新任外交部部长捷列申柯开口说道。

此时的捷列申柯可谓是已经被外交部长这一职位弄得有些焦头烂额,如何对待盟国的催促、如何向盟国要求更多的贷款、如何面对国内民众反战压力等等,而现在又多出了一档中俄蒙古纠纷,而之前外交部在混乱时期莫名其妙的表态已经彻底封闭了外交斡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