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鲁大叔,给我切半斤猪头肉、再弄点大肠,再拿点花生。”刚在酒铺里打了一斤酒的陈燕鸿在弄堂口卤菜摊前指着卤菜摊上几种卤菜开口说道。明天就要坐船去欧洲了,这临走前陈燕鸿想和父亲好好喝上两杯,给父亲打打牙祭。

“是燕鸿啊!明要走了是吧?你可是咱们这弄堂最出息的,出国留洋,等你回来你爹可就享福了,来这半只顺风鸡是你鲁大叔搭给你的,明天就走了,陪你爹好好喝两杯,你爹就好那口。”一边麻利的称好卤菜切好,一边和眼前这个整个弄堂里最出息的后生絮叨着,用报纸包好菜之后,卖卤菜的老鲁看着摊子上切剩下的半只顺风鸡,于是便随手把这半只顺风鸡切好,然后装进了报纸包里说道。

“那可真谢谢您了,鲁大叔晚上得空的话,到家里喝上两杯吧!我这走了家里就父亲他一个人,以后还劳鲁大叔费心照看一下俺爹。”这半只顺风鸡得值个半毛钱,自己买的这点卤菜鲁大叔也不过就挣这么点儿,见鲁大叔这么客气陈燕鸿便开口客气的邀到,这鲁大叔是山东人两家的关系一直都不错。

“瞅你说的,咱们都街坊邻居的!照看你爹那还用你交待吗?再说了你爹的身子比牛都壮实,你尽管放心到外国去读你的书就是了!晚上我得看着生意要是到时得空,你鲁大叔一定去。”听着陈燕鸿的交待老鲁便开口笑说道,看着眼前这弄堂里最出息的后生,老鲁开始犹豫着是不是应该让自己那个儿子接着读书,到时指不定也能像燕鸿一样考上出国留洋的机会,到那时自己老了也能跟着享儿子的福,这老陈的命好啊!有这么一外争气的儿子。

“来,儿子,陪你老子喝一杯,你小子有出息,比你老子我强,能到德国公费留洋!搁以往这就是府城大员少爷都没有的好命,到了那里好好学,将来回国了进洋行里当个买办什么的,让你爹我也着沾点光享上你的福,没想到我一个补碗的修了半辈子锅碗!竟然儿子能到外国留洋!你爹我今个高兴,比当年娶你娘进门时还高兴。”已经喝的一脸通红的陈力带着醉意开口说道,充满醉意的眼神里看着端坐在矮桌前的儿子心里别提那个得意了,现在这弄堂里谁不知道,那个修锅补碗的苏北佬的儿子要出国留洋了,中华复兴教育基金会出钱的公派生,一个月还发三十块钱生活费,那个得意啊!

“爹,这杯酒我敬你,要不是你老省吃俭用供我念中学,你儿子也没这出国留洋的机会!”看着已经喝了不少的父亲陈燕鸿开口说道,陈燕鸿知道爹为了供自己上学,这些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这棚子里其他人家的儿子,像自己这样十七、八岁的时候,早都开始做工挣钱了,只有自己还在学校里读书,花着父亲的血汗钱,看着父亲不过三十来岁就已经鬓角泛白,陈燕鸿只能好好读书以这种方式回报父亲。

“儿子,当年你娘走的早,你娘在世的时候,说要让你读书,长大了好考上状元。这些年咱爷俩这么活着,你跟着我受了不少罪,都怪你爹没啥本事啊!是你争气,你老子这辈子是不行了,可是却有个争气的儿子!等将来见着你娘的时候,我也好有个交待。”喝了一口酒看一眼自己这个争气的儿子,看着儿子身上这身破旧校服陈力开口说道,这十来年又当爹又当娘的日子,早已把陈力压的透不过来气来。现在好了,儿子出息了,越想越觉得高兴的陈力,又给自己倒了一满杯一口喝了下去。

“爹!我明天要走了,你一个人在家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喝了一口酒感觉着烈酒滑过喉咙时的辛辣感,陈燕鸿开口说道。而这时陈燕鸿听到父亲发出的呼呼的呼噜声,可能因为多喝了几杯又加上累了一天的原因,父亲就这样坐在矮凳上睡下了。

“爹你一定得保重身体!”扶着喝得烂醉如泥的父亲上床之后,陈燕鸿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五块钱,这是复兴教育基金会随着录取通知邮来的钱,说是补助一共有十块,钱在陈燕鸿口袋里放了半个来月,可陈燕鸿还是没想到拿这笔钱做什么,除了几个钟头卖些卤菜和打斤酒花了几毛钱之外,剩下的钱陈燕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留给父亲。

第二天天一麻亮陈燕鸿便起床洗漱了一下之后,把桌收拾好然后提着箱子看着一旁在床上打着呼噜的爹一眼,轻手轻脚打开木门走了出去。当木门合上的那一刹那,原本打着呼噜睡着的陈力突然坐起来看着已经合上的木门,犹豫了几息功夫,才轻手轻脚的拉开门,走到门外看着提着箱子在弄堂里走着的儿子。

自从知道儿子考上留洋上大学的名额后,陈力就托人打听过这留洋的事情,知道儿子这一去至少需要好几年才能回来,陈力那里会舍得儿子一去这么长时间又那么远,而且现在欧罗巴还打着仗。尽管报纸上说德国承诺不会打留学生搭乘的商船,但是当父母的怎么可能会不担心,之所以陈力一直在装睡,实际上是怕到时送儿子上船时,自己会忍不住哭,一个快四十的大老爷们别在大庭广众之下丢那个人了。

提着箱子向弄堂外走着的陈燕鸿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背后看着自己,此时的陈燕鸿并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是一个人提着箱子慢慢地走着,从这里到码头需要步行几十分钟,陈燕鸿必须要从这里走到码头然后凭着通知书上驳船。

“爹,你一定得好好保重你的身体!”一个多小时之后,已经坐在驳船上的陈燕鸿看着黄浦江对面十里洋场。陈燕鸿知道自己这一次离开上海,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再次回到这里,一想到离家至少五年陈燕鸿在心里难免担心起父亲来,于是在心里自语道。看着那繁华的十里洋场,每一个闸北的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搬出闸北,最好搬到租界之中,陈燕鸿不知道五年后自己会不会像那些留洋回来的前辈一样,在十里洋场里某一家外国洋行工作,然后像那些衣着光鲜的人一样生活着,一想到自己在洋行里工作的场景,陈燕鸿心里就有些不舒服,那种生活并不是陈燕鸿想要地。

“没想到码头上竟然这么多人!”当驳船到了吴淞港的时候陈燕鸿刚从驳船上一下来,就看到此时吴松港上已经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们,密密麻麻的人群使得吴淞港码头上显得异常拥挤,人群之中不时发出相机镁光灯爆燃时产生的强烈白光。

“这是我的通知书,上海县第三县立中学陈燕鸿!”好不容易挤到了铁栏后的登记处,陈燕鸿从衣袋里拿出通知书后开口说道。在登记处的检查员核对了陈燕鸿的通知书,在登记本按编号查找到陈燕鸿的名字后,随手在上面划了一个对号。然后在检查员的示意下,陈燕鸿朝码头上走去,此时码头上已经密密集集地站着上千名穿着灰、黑两色校服的学生,显然他们都是来自己各地和陈燕鸿一样得到这个留学机会的学生。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当五色国旗缓缓在码头上升起的时候,码头上的近千名学子齐声唱起了国歌,看着在五色国旗在风中飘荡,每一个学子都知道这也许是自己最后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参加升旗仪式,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