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你就放心吧!那学校里有暖气,可比咱们这暖和不少,再说学校里不是还有先生嘛!我去查一下压,你洗好碗早点睡吧!”一边安慰着老婆,金昊一边披上大衣,然后提着身旁的步枪,打开门朝外走去,之所以这么放心是因为房外是一个独院,院子被两米高的围墙保护着。

“嗯!”到了加压室里,加压室里加压机在电力带动下轰鸣着,借昏暗的灯光看了看压力表以及其它的仪表,在确定一切正常后,金昊便在记录本上,记下了几个简单的数字。金昊知道如果不是自己当初上过初小的话,恐怕自己还真不一定能得到现在这份工作,每隔两个小时检查一次加压室里的机器和压力表,就是每天金昊的工作,枯燥而乏味。

“顺着这管道走,就能走回工业区!赶明什么时候教教媳妇骑马,让她骑着马顺着管道到工业区里看看宝也行,省得她天天呆在这里想宝!”看着室内从墙体延伸出去的管道,金昊开口自语到。虽然不知道公司建这几百里长的管道运那些黑油有什么用,但是金昊知道只要顺着这管道走,就可以走回工业区。想到老婆经常想着在工业区学校里上学的儿子,金昊心里便动了这样的念头,反正每隔几十里地都有加压站,金昊倒也能放下心来,不过这一切都得等到金昊教会自己媳妇学会骑马再说。

金昊看护的这个加压站是位于二连盆地中,二连油田的数十口油井相连接的三百多公里石油运输管道中的一个加压站,在整个石油运输管线上分布着十多个这样的夫妻加压站。看管着石油管道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管道对于工业区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工业区一旦离开这些从二连那些个小油田里输送过来的石油,工业区中就会有上万部机器因此停转。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现代人,司马当然知道石油对于工业的重要性,世界工业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石油立国的理论,不管承认不承认,本世纪以来的世界,是石油将人类引向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谁忽略了对“地球之血”的重视,谁就无法驾驭代表现代文明的本国工业社会前进巨轮。

在这个石油应用并不普及的时代,恐怕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区会对石油产品之一柴油如此依赖,西北工业区电力供应中60%以上依靠柴油发电机,西北交通95%依赖柴油和汽油带动的汽车,西北民团对于机动车辆的依赖性,更是达到不可缺少的地步。可以说西北从建立那一天起,始于后世技术的西北对于油料的依赖性,就远远超过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工业区或者城市,毕竟西北直接继承了后世对于石油高度依赖的社会特征。

虽然在这个低油价时代,油价之低远超过后世人们想象,但是每个月庞大的油料进口开支都占到西北进口物资总额的40%,而这些柴油、汽油、润滑油全部依靠从美国进口,随着西北对于油料的依赖性越大,为了西北的未来,同样也是为了中国工业的未来,无论是西北还是中国都必须要摆脱“洋油”,要有自己的工业之血!

在这个时代,中国连一口工业产量油井都没有,虽说在陕西省早在清末时,清政府就已经在陕西延长油矿开采石油,但从清政府到现在的共和政府开采都不理想,年产量不过百吨千吨左右。虽说陕北油田已经开采,虽然不甚理想,但是还算有些基础,但是司马并没有选择陕北油田作为西北石油开发的重点。

一来是油矿矿权早已在清末时就被出卖给了美国美孚公司,二来是因为延长油矿的地质问题。一位地质学家这样形容说:陕北油藏是蜂窝状的,好比一块摔得粉碎的玻璃,井井见油,井井不流,资源分散,投入大,产量却很低,导致开采风险大而出现亏损,再则交通也多少不便。

受限于交通条件,司马几乎是趴在地图上选油田,看着后世地图上标明的油田位置,司马第一时间就否定的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虽说这些油田相对交通便利,但是司马知道依靠现在西北的实力,根本无法保证控制这些远离西北的油田,司马倒不是担心北方政府,而是另外一个外部的敌人,现在的西北并没有能力挑战日本,再则司马也不愿意在自己实力不足时抱着一个耀眼的金娃娃,在那里招摇过市。

最终司马选择了处于西北控制范围内锡林郭勒盟二连盆地的二连油田,在这个时代受限于技术水平,尤其是地质堪探技术的局限,此时的二连盆地绝对不是一个产油区,但是后世这里却有着一个产量一般的小型油田,当然这个小型油田是用后世的规模来形容,如果开发成功的话,每年超过50万吨石油产量,足以支持西北近期所需。

石油勘探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普查先行,物探定论,钻井出油,仅仅地质勘探就会用很长时间,对于司马来说,根本不需要那么费神,司马在决定开发二连油田的时候,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份列着二连油田内2000多口油井、水井的经纬度参数。

有了这一份在后世用gs定位得到的经纬度参数之后,司马另外购进了几台4000米级的深钻,以及一批套管、采油机之类的油田开发设备后,就在西北公司用从延长油田挖来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搭建起了西北石油公司。最初他们是在工业区内使用石油钻机打深井以掌握“新型”钻机的操纵技术,很快就以此建立了十多个钻井队。

与此同时把民团测量大队派到了二连盆地中东西宽600公里、南北长200公里的范围内,按照司马给的那份记录着二连油田后世开采2000多口油、水井的经纬度资料,在那里按照经纬度标定,通过打桩之类的方式,标定井位。

早在决定开发二连油田之前,西北公司下属于的多家工厂,就已经按照公司提供的图纸制造炼油厂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在此时司马所需要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石化体系,不过仅仅只是一个可以生产汽油、柴油、煤油之类的简单燃料的普通的炼油厂罢了。再则在这个时代,全世界的石油工业也不过都是这般,所谓的石油工业实际上不过是炼油工业,仅此而已。

此时的西北建立的年处理五万吨原油炼油厂,即使是在亚洲也属于规模较大的大型炼油工厂。由于解决了软硬件问题只用了六个多月,十多支钻井队就在二连盆地里打出二十多口日出油量在五至二十五吨油井,虽说产量相对不大,但是每天三百多吨的石油产量,足够满足工业区目前的需求量的一半,更何况还不断的有新井的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