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冷先生,我想我们之间没有下次合作的机会了,我今天就会离乘火车到远东,然后去日本等待战争的结束,也许冷先生我们以后可以在日本相见。”把钞票放入了皮箱后,提着皮箱的尼古拉夫涅维奇开口说道。

一次把仓库中的机枪全部拉出来卖掉,如果一旦追查起来的话,尼古拉夫涅维奇到时显然无法承战时法律的追究,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离开这个国家。

“呵呵!也许吧!如果那样的话,我一定在东北最好的饭店里请你喝酒,尼古拉夫涅维奇上校。”听到这个尼古拉夫涅维奇的话后,冷峰笑眯眯地开口说道,对于尼古拉夫涅维奇把自己当成日本人,冷峰并不觉得的奇怪,毕竟一下拿出一百万日元给他,任何人都会这么想。

“老板,要解决掉他们吗?”看到那几名俄国军官离开了这里之后,刚才检查汽车上的军械的司机开口问道。看着他们的背影的老板。

“哼哼!没有这个必要,通知他们把这些车开走,送到把机枪分发下去。现在俄国太乱了,前线在打仗,城里在罢工,就是连突厥斯坦地都乱了起来,这俄国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咱们差不多是时候靠自己自保了,可惜这种挣大钱的好日子也快要结束了!”

对于灭口的提议冷锋并没有接受,毕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除了有些感叹俄国目前的乱局之外心里还隐隐的带着一丝期待,自己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呢?不过仍对即将失去的暴利生意,难免有些不舍得。半年多以来,所从事的暴利生意,着实让冷峰狠狠的挣了一笔,不过这一切恐怕都要成为过去了。

“这里交给他们吧!把这些东西分发到各个营地之中,走!我们离开这,回城。”当看到从密林的内雪地中走出一群个披着白色披风手里拿着武器人之后,冷峰便开口对自己的司机说道,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武器分发下去,至于其它,就是坐等着俄国时局的变化,按照总部下达的命令办事。

“总部在俄国这些策划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坐上汽车的时候,冷峰看着那些小心翼翼观望着走出森林的白衣人,皱着眉头在心里想到,虽然冷峰一直在策划着一切,但是冷峰并不知道为什么总部会不惜工本,在俄国策划着这一切。

当冷峰坐着自己的轿车离开了这条阴暗的鲜有人至的林间公路,在冷峰离开之后,那些穿着白衣手持武器的人便脱去了自己的身上的白衣,用其包上手中的步枪后,就发动卡车离开了这条阴暗林间公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悄无声息。当这些汽车驶出鲜有人至的林间公路上了主路后,这列车队便在主路上分道扬镳,这些挂着俄军军车牌照的卡车在经过检查站的时候,没有哨卡会检查这些汽车,也没有人会在意开着卡车的人是黄皮肤的亚洲人,毕竟一直以来,华工分布在俄军的几乎每一个后勤部门,出现几名华工司机并不会让他们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第239章 新家

从西伯利亚吹来寒风已经不像一月前那般让人感觉到刺骨的寒意,孔家庄火车站的站楼,仍旧是过去的那个洋式的两层的小站楼,站台还是那个站台,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旧车站对面的那个庞大的货场,还有货场上大量的机械设备,无疑是在告诉人们这里所发生的变化,虽然随着通过工业区的那条几十公里长的工业区内铁路早已经开通,但是那里不过只是一个纯货用的车站,而孔家庄这座小型的车站仍然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看着一下手表,距离火车到站的时间,还需要十分钟,站在孔家庄火车站上的司马,来来回回的来回踱着步子,而在火车站上早已站满了迎接那些美国技术人员到来的人们,大都是各个公司的代表,其中有西北的独资公司,也有一些合作企业,自然也少不了那些各地在西北投资的独资企业。

“松坡兄,知道为什么我会如此隆重的欢迎这些美国技术人员的到来吗?”对站在自己身边的蔡锷司马看着远方的铁路尽头,心里带着一丝感慨的开口问道。就在早晨的时候,司马在从关地递来的报纸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这次西北大规模引入美国技术专家的负面报道,说这是西北挟洋以自重之举。

甚至于还有一些报纸上的评论说这种大规模引入外国专家进入中国的工厂,意味着这些工厂最终将沦为美国人的工厂,显然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太多的人能够理解司马,也不知道司马为什么会以高薪、高福利聘请这些美国专家来中国服务。

“是为了技术吧!不过现在的西北好像技术并不落后国外,甚至很多地方都比外国要先进,想来并不是单纯为了技术,不过湘他们应该知道原因吧!看他们一脸兴奋的样子,估计对这些美国专家恐怕早已是垂涎三尺了。”对司马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蔡锷当然知道,在早晨吃早点的时候,蔡锷同样看了内地的几份报纸,知道那些报纸上对司马的指责,在来的路上,虽然司马一直没说,但是蔡锷从司马的脸色里看出了司马心中的不快。

“整个西北工业区内所有的工厂之中有六万五千名工人,这些工人的数量,每天都在以数百人的数量增加,但是整个西北的技术人员却只有不到7000名,分布在西北78家研究所和设计机构,还有200多个工业品设计室之中,如此单薄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西北的全面工业建设计划的需要,更何况未来还有全中国全面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咱们中国要想实现工业化,这些外国专家咱们就必须要依靠,这些被美国排斥出来的德裔美国人,就目前而言,是最适合西北还有中国的专家。咱们中国的底子太薄了,咱们缺的就是足够多的专家。尤其是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各个行业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