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等一会到了司马那里以后,你就知道了我绝对不是在骗你们。”对于现在这种待遇叶文已经颇觉得不错了,毕竟相比之前那种勒进肉里的后扣,这可真是享受,叶文直到现在都还能感觉到之前的扣进肉里的能种痛苦,这些军警下手也忒黑了点,看来警察下手黑,原来是有历史沿革的。
没钱了!听到表弟这次来竟然是为了这件事之后,司马不知道应该怎么描述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心情。所谓的西北的工业奇迹实际上,完全是建立在未来社会庞大的工业生产力之上,这个时代即便是美国不过也仅不过只是拥有百余万台金属切削机床,而后世仅中国一年的非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年产量都超过60万台。
在这个时代一台普通的车床需要数千银元,用这些银元在后世足够买到几十台性能更好的车床,就是其它各种各样的金属切削机床也是如此,西北的工业奇迹根本就是得益于此。虽然西北现在每年可以生产几万台各种轻工设备以及接近万台普通金属切削机床,但是西北工厂内的设备,全部都是后世的机床设备,正是这些可以用精密设备来形容的机床和划时代的切削刀具,保证了西北目前庞大的产量,如果没有这些,西北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工业奇迹。
“哥,我说这两年你都弄的这么多机器过来了,怎么还需要那么多的机床设备。每个月购买各种各样的机床,都占到了全部支出的八成以上。如果能停下来,现在资金量完全可以撑下去,但是按照现在的这个速度,除非你能找到其它的生财之道,要不然我那根本没办法支撑下去。”看着一脸凝重的表哥,叶文开口说道。
在叶文看来这小两年的时间,光是经自己买过来的设备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不是有那些重型运输带,恐怕叶文早就给累死了,在叶文看来这些设备应该已经够用了,那么多设备就是搁在后世也够建十几个大型工厂了。
“够?美国现在有120万台金属切削机床,英国、德国、法国三个相加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就是连俄罗斯都有十万台之多,即便是日本也有六万多台,西北拥有的金属切削机床不过只是这些国家的一个零头而已,就这么一点够吗?”听到表弟的话后,司马开口说道。
当然司马并没有说出一项,就是实际生效率,得益于优质的刀具以及良好的设备,使得西北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同时代的标准,这一点当然司马也并没有什么意识。司马只知道一点,就是按照此时西北自身的机床产量,至少还需要四年才能达到日本水平,前提还得是这四年之中,日本没增加一台金属切削机床,但是这可能吗?显然可能性几乎为零,赶追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尚且需要四年,那么俄国呢?
目前的西北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时空异常点以低价购进大量的机械设备,以建更多的工厂提高工厂产能。如此一来最多两年后,就可以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工业国。但是前提是西北的金属切削机床的数量再增加一倍,西北生产的金属切削机床再增加一倍以上,方才有这种可能。工业是一切实力的根源,而衡量重工业实力的金属切削机床更是其根本,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作为保障,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只有拥有强大的工业,才能拥有一切,在这个时代,就是钢铁主宰着国力的黑色时代。
“哥!别人有多少台是别人的事,如果你有钱,到年底你就能拥有比日本还多的机床,可问题在于,你不是没有钱嘛!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不是,现在的问题是咱们没钱了!”对于表哥会这么回答,显然有些出乎叶文的意料,不过叶文还是再一次提醒到表哥一个事实,公司里没钱再买机床了,要想买机床,先准备好钱。
“钱我会想办法,真不知道这会的中国,还有什么东西好拉回去卖地,我还就不信这么大的国家,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后世卖个好价钱。”虽然嘴里这么说,但是司马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在工业发达物资充实至极点的后世,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东西,都不值一提,想拿这个时代的产品到后世合法套现,的确不容易。
原本之所以选择翡翠以及和田玉作为在后世套现的主要商品,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两样东西都带着赌的色彩,可以在市场上花1000块钱买一块石头,只要切开后可以提供翡翠或和田玉出来,那么就是卖出5000万也没有人怀疑,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经济危机刚刚结束的后世,购买力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强,更何况也不可能对其形成市场冲击,否则树大招风,肯定会带来无数的麻烦。
“算了,咱们先吃饭吧!你这次好不容易来了次我这,今天咱们兄弟两好好地喝两杯,其它的事情等回头再说,老表,知道吗?这地方兴许没有咱们家那边发达,可是就这一点好,不用担心吃的东西化肥、农药这超标那超标的,也没这氰胺,那胺氰的,绝对百分之百纯天然,无污染。”皱着眉头想了几分钟之后,什么头绪都没想出来的司马便开口对自己的老表说道,除了暂时不去想它,其它的司马可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毕竟像翡翠和和田玉那样的暴利十足,又能起到最完美的天然伪装的东西,司马还真想不出来其它的还有什么。老表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司马所需要地就是好好的陪陪他,这事现在只能先暂时放到一边,等回头再细细地想一下,看看怎么解决这件事。
第235章 不倒翁
二月初的口外碧空如洗,尽管现在的西北出现了连片的工厂,但是这里的天空依然是蓝得似乎是要滴出水一般,似乎是西北的工业并没有对环境造成什么污染一般。越过明长城,在长城的脚下的一边开阔的空地之中,高耸的指挥塔楼、连绵的机库、停机坪、混凝土铺就的飞机跑道,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一定会惊叹于这个机场的规整,至少在这个时代,恐怕任何一个国家都没犹如此规整的机场,这个参照后世飞机场工程,进行设计规划的机场。
当然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机场,这里是西北航空学校,亚洲第一所从事航空工程教育以及飞行员培训的机场。机场旁多座带着中式特色的三层、四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并不同于后世的航站楼,这些建筑是飞行员以及机械机、地勤人员宿舍,同时还是航空学校的教学楼,航空学校的两个科系学生就在其中的两座楼房内接受着系统的航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