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作为外交官顾维钧可以看出来眼前的朱志允和那个于先生并不是同一类人,甚至于也没有隶属关系,相比之下顾维钧对那个年轻透着一些神密的于先生,倒是兴趣十足。

“顾大使您知道,于先生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而我不过是一个商人罢了,这次能够得到他的帮忙,实在是我走运而已。我和他之间并没有什么来往,相信他之所以没来应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对于眼前的顾大使的问题朱志允开口回答道。

说实话朱志允也不知道那位于先生到底在什么地方,只是知道当一切安排好之后,他就离开了纽约,至于他到了什么地方,现在正在忙些什么,就不是朱志允所知道的了,不过朱志允知道,那个于先生所担负的责任恐怕远比自己想象的在复杂得多。

“呵呵!也许吧!”听到朱志允地回答,顾维钧知道眼前的这个朱志允并不像他自语的那般市侩,至于那位于先生,顾维钧有一种直觉,自己和他一定还会再次见面,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对于顾维钧而言恐怕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应对来自美方的压力,以确保这些商船顺利回国投入使用,同时还需要担心来自国内的指责,此时虽然表面上顾信维钧仍然保持着微笑,而内心里却承担着比别人更多的烦恼。

第223章 离开

“哗、啦、啦……”二月的华盛顿仍旧是寒意十足,尤其是下起了这场不小的春雨之后,更让人觉得天气多了几分几丝阴冷,路边的行人不禁裹紧身上的防水风衣。

这种中国生产的防水风衣自从去年开始经过各种渠道密集的广告轰炸,像风暴一样在美国迅速流行开来。这种用纱支细而密的带斜纹的棉织布制成,再用很稀薄的橡胶溶液浸渍处理过后,制成的防水面料制成的风衣,雨淋在上面就像荷叶上的露珠那样,不会湿透衣料,而且因轻巧保暖又透气的风衣的防风性能甚至于优于呢绒大衣,当然只不过是没有大衣挺括而已。

尽管如此经过修身设计的风衣,穿在身上仍然使人显得英挺,需要这种风衣的不仅只平民,更多的订单其实是来自英法联军,当这种风衣在去年被英法两国采购部门采购送到前线之后,前线堑壕中的士兵们都认为很好。能开能合的领子竖起来可以挡风雨,放下来能开阔视线,腰带一收,可使腰部以上不再受冻;遮盖布有两层,而且都在身体的上部,对于加强防雨水的效果非常好;宽大的下摆便于行动,不会妨碍作战时的动作,士兵们非常满意的认为这种堑壕大衣很适合在雨中作战穿用,就这样这种风衣便成为了两国陆军的制式服装。

为了满足来自己美、英、法三国民间以及军队的庞大订单,一时之间在南北中国各省有数百家工厂同时生产着数十种风格各异的风衣,不仅是中国的风衣生产商而是生产这种轻薄的风衣面料的纺织厂,都从中获得了不菲的利润,而作为风衣面料专利持有者以及风衣发明者西北公司下属的骑兵服装公司,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现在的骑兵服装在欧美已经成为了知名度最高的男性服装品牌。

当亚德雷坚着衣领,从座维多利亚式的大楼里走出来的之后,就竖起风衣的衣领,用公事包挡着雨快步朝街对面不远处的酒吧跑去。对于亚德雷而言,这就是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在酒吧里喝上两杯,然后回家研究自己喜欢事情。自从几年前进入找到这份工作之后,作为一个密码服务员的工作,每个月8美元的工薪,而且这份工作空闲时间太多。亚德雷更多的时候是把精力都放在自己喜欢的密码技术上,几年下来亚德雷已经成为美国密码分析界的大师。

“亚德雷先生,我想下次您也许应该准备一把折叠雨伞,每一把折叠雨伞只需要一美元而已,中国生产质量绝对可靠。”

当亚德雷快步跑到街对面的时候,刚要朝走廊下去去好抖去身上的雨水时,只见一个穿着土黄色的风衣的亚洲人站在自己的面前,用熟练的略带着英国味的英语说道,似乎是在说着一句广告,这个亚洲男子的手中举着一把最近刚刚流行开来的折叠雨伞。

“请问先生,你是?”看着眼前的这个陌生的亚洲人,亚德雷知道自己并不认识一个亚洲人,而这个人一上来就叫出自己的名字,显然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他想做什么?于是亚德雷用一种警惕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亚洲人,同时开口问道。

“忘记介绍一下了,我是中国西北电报局的技术主管于心洁,亚德雷先生可以称呼我为于,这是我的名片,早在中国的时候我就听说在美国密码界有一位大师级的密码学大师赫伯特·奥利弗·亚德雷!所以这次来美国,才会冒昧的前来拜访,还希望亚德雷先生不要见怪,如果阁下有兴趣的话。我想请您喝一杯,可以吗?这是作为一个万里之外的同行的敬意。”

看着眼前的这个不过只有24岁的年轻人,于心洁带着自己招牌式的笑容着开口说道,这次来华盛顿,于心洁所要寻找的目标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啊!当然。当然可以!”听到眼前的这个亚洲人的恭维,亚德雷面带着喜色地开口说道,能够得到万里之外的同行的承认和恭维,显然让亚德雷倍觉惊喜,怎么会心生拒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