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这时的王子轩并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工程技术之一,但是直到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焊接技术被引进造船业。在后世时焊接技术是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在船体建造中,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船舶焊接质量是评价造船质量的重要指标,焊接生产效率是影响造船产量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王子轩并不知道,其实早在工厂才刚刚开始建设厂房时,西北公司就已经在厂房的钢料拼接之类的施工中,广泛使用了电焊工艺。当时的司马并不知道,在这个电焊工艺仍然处于革新发明的时代,使用电焊是多么超前,但是作为一个后世的人,司马只知道一个,就是钢料拼接用的肯定是电焊,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弄来电焊机的原因。

俗话说的好——活儿精全靠汗水撑,当时一上来用电焊时,也只有司马在买电焊机时接受了半小时的培训,基本上不过是知道电焊机怎么用,焊接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虽说当时那些农民没有一个知道电焊是什么,可是活做作多了,手艺自然也跟着上去了。等到厂房建成时,司马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可观、技术基本上和后世电焊队伍相近电焊队伍。

后来公司的多个分公司、分厂都建有焊接车间,以满足工厂生产需求,同时司马还购进了大量的电焊技术资料,用以提高公司焊接技术。通过技术人员对这些技术资料的学习,再传授给公司的焊工,改变了过去仅仅只依靠经验积累来提高焊接技术的方式,同时使得公司的焊接技术得到了提高。

一年多以来,西北公司除了拥有一支数量可观、技术精湛的焊工队伍,还拥有一批焊接技术人员,而这些焊接技术人员正是公司焊接技术的一个保证。只不过包括司马,还有那些焊接技术人员在内,都不知道公司现在拥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焊接技术,当然这一切都不为人们所知,甚至于连自己拥有的电焊机厂、焊条厂是世界上技术最齐备的工厂也不自知。

而当王子轩看到锅炉和蒸汽机上面的焊缝时,曾经关注过焊接技术的王子轩,当然知道这些锅炉、蒸汽机上应用的焊接技艺,已不是能用先进来形容,而更多的是惊于西北公司已经将其投入实用。

这时在王子轩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引进西北公司的焊接设备和焊接艺术,然后立即回船厂做焊接试验,以试验焊接技术在造船上的应用可能。当然在此之前,王子轩必须有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参观西北公司的焊接车间,见识一下焊接过程,还有西北公司的焊接设备。

第153章 入学日

在距离工业区十来公里远的东洋河畔,数月前数千名施工的工人和大量的建筑设备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几乎是在同一天,几十座教学楼、宿舍楼同时开工建设,只用了几个月,原本漂亮的东洋河畔的一侧,便出现了一片建筑群,这里就是西北中学。

当王天赐、叶兴等人第一次来到来到西北中学时,每一个人都用惊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个庞大的学校里的一切,从来没有人想到,原本一个中学竟然可以办的如此之大,当然就是司马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座拥有两万多名学生,一千多名教师的学校,如果放在后世,后世的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毕竟后世光一个大学城都有十来万名大学生,可是在这个全国不过只八万不到中学生的时代,这座初办的中学,竟然可以拥有两万名学生,不能让人人称奇。

不过因为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各地的原因,所以在学校里的四十多个登记处,并没有拥挤的现象,从武汉来的上千名湖北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各个登记处,自行登记起了自己的资料。

“来领你们的登记表,按表格要求填写,注意不要填错了!”在登记处叶兴领到厚厚一叠登记表之后,一边分发着,一边大声地喊道,按照学校的规定,他们这些老师,毕竟在负责到同他们一进来的学生分班之后,才算完成任务,之前必须要帮助学生做好一切准备。

“王天赐,湖北省武昌人,年龄13,父亡……”从那个年轻的叶老师手里接过登记表之后。王天赐便拿出父亲留给自己的钢笔认真地填写着,每一次握着这支钢笔时,王天赐总是能感觉到父亲的笑意,正因如此这支普通的钢笔,可以说是王天赐最珍贵的物件了。

“助学扶助金?定向生?”看到简单的表格上最后的一栏里的选择,王天赐有些犹豫了,在路上王天赐就听老师们解释过,接受助学扶助金的学生,毕业后来去自由,可以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但是需要在工作后归还上学期间,由西北教育基金会垫付的学费、生活费。而如果接受定向生,那么一切就简单了,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都由西北教育基金会支付,但是毕业后需要为西北公司服务。如果只是王天赐自己,王天赐会毫不犹豫的在定向生一栏上打上对号,可是一想到远在武昌的母亲,王天赐有些犹豫了。

“大山哥!你选的是什么?”就在这时王天赐听到旁边自己的伙伴开口问道马山,王天赐连忙竖起耳朵听到,因为一直以来。自己这一群十几个人的头就是马山。

“我选的是定向生,反正在那工作都是一样,省得以后还不起学费,丢人掉份的咱们可不干。”听到别人这么问,马山便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