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四条万吨轮造成之后,当时《东方杂志》第16卷第2期报道称:“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定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产业史上乃开一新纪元。”就是民办的求新等船厂在历史上,也接到欧美船运公司300~6000吨商船的订单,由此可以想此时国内造船技术,实际上已经非常之成熟。
可是令人可惜的是,无论是江南造船厂、还是求新等造船厂,他们不过是抓住了一战的尾巴罢了,受限于企业规模,只过是接到一至两次订单罢了。与其说一战时中国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实际上,这个发展更多的却是造船技术上的进展,而不是造船能力的进展。
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造船业没有资本进行扩建,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进而实现行业整体的大发展。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因为这时的中国金融业,更乐意把贷款发放给谋利丰、见效快的轻工业,而不是充满未知因素的重工业。
而现在中国根本不能生产造船钢材,钢材只能通过从外国进口,这更进一步让国内金融业认为,贷款给造船界的风险过高,所以才会拒绝对其注资。可是司马却知道,如果没有这些贷款,中国造船业恐怕真的只能像历史上那般,抓住一战的尾巴,仅提高了一些造船技术罢了!
在一战时,因为工业品海外运输、欧美商船订单,整个日本发展最为迅速的重工业就是造船业,1914年日本建造79艘轮船,共82,800吨,1918年激增到443艘。共计540,500吨,增加近6倍,使日本造船工业从战前的世界第六位上升为世界第三位。造船业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钢铁、电力等工业部门的发展。
战争期间,原有钢铁企业进行了扩建,并在1915~1918年间新建了年产量5000吨以上地32家钢铁公司。1917年日本政府公布了钢铁奖励法,对于民办炼铁厂的新建、扩建,给予免征营业税、所得税和征用土地等特权。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14~1919年,日本生铁产量由30万吨增为613万吨。钢产量由40万吨增为813万吨,自给率分别达到48%到73%。电力业也急剧发展起来,从1913年到1919年间,动力用电增加43倍。1917年电动机的马力数超过了蒸汽机的马力数。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日本的重工业发展的龙头,正是利用本国需求以及外国订单高速发展起来的造船业,正是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这一切。
那么中国呢?
“难道真的要动用那笔钱?”坐视中国造船业错过一个如此的大好时机,显然不是司马愿意的,想到上海船界这次贷款,司马皱着眉头想到了公司地下金库内那笔储备金。早在公司初建时,司马就特意建立了一个地下金库,这个金库之中存放着大量的外汇、黄金、白银,之所以建这么一个金库。
实际上是司马为了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以防万一才特意准备的。一直以来通过时空异常点出售后世生产的化工品以及向俄国出售军装,这些生意都是获利十倍以上的暴利产业。而他们所取得利润的大部分都被存放在这处金库之中,甚至于司马还利用后世白银贬值,从后世购买了一大批白银。
最初建立这个金库,除了是想储备贵金属、外汇以应对不时之需之外,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建立公司自身的贵金属储备。而且时下国际白银价格昂贵,没有比在这个时候建立贵金属、外汇储备更全适的时机了。这个金库建了差不多一年时间。
金库内的贵金属、外汇都是只进不出,现在那里面存放的现金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足够满足上海造船界的融资需求。可是一直以来,这个金库都是司马个人的核心机密之一,提供这么一大笔融资,显然只能以公司的名义,那么就等于把这个金库摆到众人面前。
“看来,真的只能如此了,不过恐怕只能以西北公司的名义融资了。”考虑了一会之后,司马轻声说道,毕竟司马并不愿意就此错过这么一个,促进中国造船业发展的大好机会。虽说融资上海造船界,会把一直隐秘的金库摆到台面之上,可是这笔融资除了能促进国内造船企业发展,自然的公司的钢铁企业钢材销售,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如此一来倒也是双赢。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来看,到年底轧钢厂就能完成施工,如果外购钢锭原料的话,估计年前就能制造钢板或型钢,到时完全可以向上海造船界供应其需要的钢材,即可以解决轧钢厂产品的销路,也可以保障造船业的需求。
“呵呵!好像自己把这些想的太简单了,造船钢板在后世国内都需要大量进口,自己这钢厂才办,就想制造这种高强度合金钢板,想的有些远了。”想到轧钢厂生产造船钢板,司马不禁笑着自语到,可以心下却不禁有些担心,如果说自己的钢铁厂不能生产船用高强度钢板,那么到时生产能力大量提高的上海造船界拿什么造船?
这时的中国和日本不同,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制造出了船用钢板,而现在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此,造船业发展正好带动了日本钢铁企业的发展,可是现在中国却只能生产粗钢粗铁。别说是高强度的造船钢板,就是一般钢板生产都几乎是空白。
“要不然,到时从那里直接引进原料。在轧钢厂时生产造船用的中厚板?”想到这,司马脑子里便冒出了这个念头,一直以来,只要公司无法生产、无法进口的物资,司马可都是直接从时空异常点的另一头购进,现在面对着这个问题时,司马还是第一个想到了这个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