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这么做也不行,若是失去黄河天险,单凭五万民兵肯定没办法挡住报了破釜沉舟决心的三万江东精锐。
按照陈到的想法,最佳的策略就是将战事演变成一场消耗战,借助地利的优势,将敌军牢牢的挡在河对岸。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只能将战线拉开,他率领部分精锐部队随孙策机动,其余的部队平均分布,等到决战之时,再行集结。
这个策略算不上多高明,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陈到的确也没必要搞得太复杂。计谋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以弱胜强,创造奇迹,但弱势一方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被敌人识破,没能算计到对方,自己就要倒大霉了。
陈到的对策没有出彩的地方,但同样也没有明显的弱点。当然,表面上看没弱点不代表没办法创造出弱点来,江东军现在的奇兵突出,就是要打个时间差,趁着青州军没有完成集结发动雷霆一击,进而达成突破。
陈到、王墨发现了敌人的目的,自然不敢怠慢,令旗招动,指挥所有远程部队向河面上的浮桥发动猛攻。
弩车和投石部队都不再追求齐射和最大杀伤,而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射击,箭矢和石块漫天飞舞,整个天都黑了下来!
上百斤的石弹,九尺长的包铁弩矢,再加上各式羽箭,仿佛雨点般落下来,将大半个河面都覆盖住了。
江东军这边也不甘示弱,孙策一声令下,残存的几十架弩车和投石车全力反击,刘备的部将廖化更是身先士卒的带着弓弩手冲上了浮桥,以命搏命的向对岸的敌军远程部队发动攻击。
战斗,瞬间进入了白日化。
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在凋零。
连黄河都变了颜色,随着战死者的增多,河水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稠,稠得几乎凝滞!
眼前这场面,若用惨烈来形容,未免有些单调;可用悲壮代之,又总觉得差了几分味道。
从两军的将士身上,看到的是前赴后继的忠勇和无畏,前面的袍泽倒下,后面的人毫不犹豫的踏步向前,迎着扑面而来的危险,放声怒吼!
但若从河水中那些民夫身上,却只能看到悲凉。
他们不是江东豪杰,为了君王的野心和霸业而战;他们也不是青州的健儿,怀着马上取功名的豪情壮志,为了保卫家园,开创太平盛世而战;他们只是一群可怜虫,在刀剑的逼迫下,连维持从前那蝼蚁般卑微而轻贱的生活亦不可得的无辜者。
可他们的伤亡偏偏是最为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