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页

“我得罪王羽太深,就算投降,恐怕也保不住性命,跟你们回去,将来万一……反倒会让你们为难。”

阎柔惨笑说道:“我打算去投奔子玉,观望几天,要是辽东始终按兵不动,那也无法可想,只能各奔东西,将来若是中原有人降服了王羽,再回来看看,若是辽东出手,阎某以性命担保,必劝说子玉兄,战到最后一刻!”

“果然是患难见真情……”二酋感动不已,连声称道,最后送了两匹好马,数日干粮给阎柔,道一声珍重,与他挥别:“阎兄弟,保重!”

“后会有期!”阎柔翻身上马,扬鞭加速离去,心中满是庆幸。

他的喽啰,昨夜基本都交待了,一部分被烧死,更多的是逃散了。他现在可算是孤家寡人在虎狼群中,难楼发问的时候,无疑已经有了投降的意思,说不定还打着将自己作为礼物,送给王羽讨好的心思。

要是自己力劝对方死战到底,难楼肯定当场翻脸,自己武艺虽然胜过难楼,就算再加上个苏仆延也不是自己对手,但人家背后可是站着好几千人呢!附和他说马上投降也不行,虽然这是最合理的处置,但那样一来,自己还是无法脱身。

所以,阎柔急中生智,编了一套自己都不信的瞎话,终于是脱了身。

辽东参战?公孙度又不是白痴!

青州军打乌桓,根本用不着这么费事,那套古怪的战法,显然有做给包括辽东在内的觊觎者看的意思,特别是辽东,因为辽东也临海,可以照搬在辽西的战术。

公孙度能在辽东闯下这么大事业,又岂能是个不识进退,一味好勇斗狠之徒?他不会看不出青州的震慑和招抚之意,如果这种时候他还加入战团,和青州翻脸,那……阎柔也不知该怎么形容他了。

总之,阎柔不关心乌桓投降与否,以及投降之后会受到怎样的待遇,他只想脱身。

至于和鲜于辅汇合,继续配合作战什么的,也都是瞎话。

鲜于辅那是多聪明的人啊?做为幽州地方豪族之首,他的精明,比许攸那种心眼全都挂在脸上的家伙强多了。只要他得到这场大败的消息,肯定毫不犹豫的转头就跑,自己和他汇合也是为了逃跑的路上有个照应,让鲜于辅拼死牵制青州军?做梦!

阎柔很明确,对他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北逃,有多远逃多远。

他刚才那番话里,只有这句话是真的,若说有人可以打败青州军,那人一定不是胡人,也不在边疆,而是在中原!或者姓曹,或者姓孙,也有可能姓马,甚至姓袁,总归不会是他阎柔,或者塞上的其他什么所谓豪杰。

这次出逃,再回来,恐怕至少也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天下彻底平定的时候了,阎柔决断得虽然决绝,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