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页

“这……”太史慈迟疑了。他胆大包天,没什么险不敢冒,魏延的计划吓不倒他,可问题是,这个计划是要瞒着王羽进行,相当于欺君,这事儿他可做不来。

魏延看到太史慈神情,便知道对方的心意,也不继续劝说,话锋一转道:“子义兄若是不敢去,那某便自去请命,还望子义兄不要说破其中关窍。”

“西关虽然还有些兵马,但你单枪匹马,却是孤掌难鸣。”太史慈摇摇头,一脸严肃:“还是某与你同去,但须得禀明主公才是……你放心,主公不是喜欢隐藏心事之君,他的考虑不能对单经说,却不会瞒着你我,你我这就去请战便是。”

第747章 知我者公明

在寒冬的夜幕下,不知多少思绪翻飞着,聚焦于王羽一身。

理智和情感,从来就无法完全统一,救或不救居庸城,正是这两种本质相同,表现形式却往往截然相反的情绪的具体体现形式。

即便是智者如云的青州军中,能完全将这两种情绪隔离开来,完全理智分析问题的,也只有一个诸葛亮而已。

王羽至今的沉默和按兵不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他正在权衡和思考的明证。所以,包括太史慈和魏延在内,众将都从自己的角度,向王羽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或是请战,或是提出某个迂回救人的策略,或是提醒他,千万不要冲动,再次涉险,亲临战阵。

单经会感到绝望,也正是因为,面对种种劝说和建议,王羽一直保持着沉默,即便是最熟悉他的徐晃,最擅长分析的诸葛亮也无从分辨,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单经看来,王羽本意确实想出兵救援,但严峻的形势不容许他这么做。现在的形势很明显,居庸城失守之后,胡人必将大举撤退,到时青州军就可以很从容的会师,稳定幽州局势了,何苦现在冒险呢?

很多人都和单经抱有同样的想法,所以从第三天开始,请战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除了太史慈、魏延之外,只有吕绮玲显得最积极,要不是张辽反复提醒劝说,女孩说不定会使出撒娇的决战,死缠着王羽不放也未可知。

劝王羽从长计议,不要冒险的人同样越来越少,理由和请战者完全一样,但原由却不尽相同。众人都认为主公已经做出了决定,请战者不想忤逆上命,劝谏者则认为没有继续唠叨的必要了。

因此,太史慈和魏延的联袂请战,多少有了种死缠烂打的味道,毫不意外的被王羽赶了出来。

太史慈是个直肠子,魏延虽然很喜欢冒险,但也不算是个有心机城府的,加上两人的嗓门也都不小,这次请战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等到两人忿忿不平的从城守府中出来,黑暗中,不知传来了多少无声的叹息。

“看来王鹏举是铁了心不去救公孙瓒了……真是太可惜了。”

“没办法,人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再怎么不喜欢权术和阴谋,权柄在手中握得久了,总也是要有所改变的。鲜卑人这次损失的非常大,弹汗山被赵子龙给屠了个遍,居庸城下还折两万多人,若是消息无误,骞曼可能也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