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页

华夏的绝大部分长兵器,都是由矛戈演化而来的。矛自不用说,是关刀、槊、枪这些武器的圆形,而戈的升级版本则是戟、斧枪、钩镰枪这些奇门兵器。

因为戈上带着一支横枝,所以对付普通的敌人时,可以以之钩锁对方的兵器;对付重甲骑兵,更有奇效,只要有不拍死的敢战之卒,就可以在混战时,用戈将敌人从马上钩下来。

重甲骑兵只要落了地,就算不死,也站不起来了,跟死了没两样。所以戈和戟对付重装骑兵,才是对对路的战法。

后世岳飞对付金国的铁浮屠时,用的正是钩镰枪,麴义是汉末时代克制骑兵的第一把好手,自然不会遇见重甲骑兵就束手无策。

戈是胜负手,弩是减少伤亡的利器,长矛兵则是保持完整阵列,降低敌人速度,给戈兵创造战机,发挥承前启后作用的战法核心了。

当初在界桥,由于沮授布置周详,完全迷惑住了公孙瓒,麴义单靠强弩,就对白马义从造成了重大打击,没能完全突破后面的长矛阵,所以,麴义克骑兵战法没有完全暴露。

这一次,隐藏在矛阵后面的长戈阵才是他的杀手锏。若王羽以为只要回避了他的强弩齐射,就能稳操胜券,那就大错特错了!

麴义会毫不犹豫的攫取胜利的果实!

所以,齐射的失败,没能对他造成任何困扰,在震耳欲聋的各式碰撞声中,他用尽全身力气呼喊着,要求长矛手稳定下来,端平长矛。

于是,在弩矢和盾牌的碰撞之后,接踵响起的是盾牌和长矛的碰撞声。

王羽这一招,再次出乎了麴义的事先预计。他详细询问过之前那一仗的溃兵,自认为对王羽的铁骑冲阵战法有了一定了解。

那无疑是一种相当积极的战法,利用马槊的巨大杀伤力和坚固的铠甲,强打硬冲,以最快的速度碾压敌军的前锋,造成混乱,趁机杀伤。

如果是那样的战术,己方的长矛阵应该也扛不住,特别在强弩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长矛阵很快会被突破,但是,那正是他想要的!

用那种方式突破,突破点应该是零散的,武艺和马术更高的骑兵,会更早透阵而出。这对杂胡没多大意义,就像吕绮玲脱离阵列时那样,只要避开斧、锤的攻击,贼兵的围攻就奈何不了重甲骑兵。

但对上先登营,透阵而出的尖兵会遭到长戈兵的围攻,吕绮玲、张辽这样的猛将或许能扛得住,但普通的骑兵却唯有落马一途。

其实就算是吕绮玲、张辽也未必没事,穿上重甲之后,灵活性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回头,也不能反手挥动兵器,对来自身后的攻击是没什么办法的。更何况,长戈兵还能钩马脚,对付骑兵的办法不是一般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