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

曾经啸聚一处的杂胡大军已经做了鸟兽散,若不是齐周以麴义从前的战绩说之,剩下的这些人也早就开溜了。亲戚关系或者从前的恩义,哪有自家的小命重要?那王鹏举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麾下都是刀枪不入的铁骑,谁敢跟他作对?

麴义和他的先登营,是众人最后的希望所在。

笼络了麴义之后,刘虞自然奇货可居,将这张王牌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练兵且不说,宣传方面也是火力全开,从千余先登大破三千白马义从,到先登营全歼义从,进而攻破了公孙瓒的中军,再到最后麴义大破公孙瓒,听起来就像是麴义凭借一人之力,打赢了整场大战一样。

当然,流言这东西本来就很容易失真,反正传得越夸张,对刘虞就越有利,幽州军的士气就越高,何乐而不为呢?

如齐周这种高层人物当然不会为此所迷惑,但麴义对步克骑的战法很有研究,也很有办法是不争的事实。王羽带的是一支纯骑兵部队,只要麴义能再现界桥之战的辉煌,迎头挡住敌人的锋锐,这一战就有的打。

刀枪不入的重铠骑兵也不是完全没弱点,他们的灵活性很差,无法及时转向,除了正面冲击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攻击手段了。只要设法延缓铁骑的速度,让他们跑不起来,那么,不管他们的防御力有多高,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也是白搭。

齐周很庆幸,之前放任罗、伍二人去试探,让自己有了充分的时间研究对手。同时,他身边还有麴义这样可靠的伙伴可以依靠。

要知道,当年麴义可是只靠一千人,就正面阻击了名震天下的三千义从!

而这一次,他麾下足足有心怀死志,矢志复仇的三千精锐!

怀着这样的心情,齐周与麴义合兵一处,在逎县以南二十里的河畔处,与青州铁骑遭遇,大战,一触即发。

清晨时分,拒马河上的晨雾尚未散尽,如炊烟般袅袅升腾,在半空中缓缓消散,仿佛大地、河流也在做深呼吸,以驱散大战之前的紧张和不安。

做为此战的主角,王羽倒是没怎么紧张,时至如今,十万人规模的仗他都指挥了不止一次,哪里会因为现在这样的小场面就有所动摇?

但感慨是免不了的,因为对手是麴义,而这一仗也同样是步兵对骑兵,看起来很像是历史和自己开了个玩笑。

当初自己因为先知先觉,故而在战前力劝公孙瓒采取慎重策略,不要轻易发动主力进击,对方不听,遭致惨败。而今天,自己也处在了和公孙瓒相同的位置,形势更加分明,而自己做出的决策,却也和公孙瓒当日并无二致。

全力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