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王羽的权威太高,众人都习惯了在大方向上听命行事,异议早就满天飞了。即便现在,众文武,特别是文臣也是很抵触的,所以,贾诩把话题导向正题之后,气氛一下就沉闷起来。
环视当场,将众人神情尽收眼中,王羽断然下令:“文和,你准备一下,等元直、子敬一到,便即刻召开军议。”
“遵命。”贾诩躬身应命。
这场北征,王羽也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了的,他很重视,所以在路上就已经给要参与北征,或是参谋整体战略的众将传信,要他们回高唐商议军机。
结果太史慈离得最远,回来得最快,在徐州和魏郡的鲁肃和徐庶反倒落后了一步。
之所以要召开大型军议,倒不是要讲求民主,以王羽的权威,直接用命令往下压也没问题。但北征牵涉的方方面面太多了,若不能统一认知,随便哪一个微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给这场关系重大的战争带来难以弥补的影响。
“文远,绮玲,你们随我来。”定下了军议之期,王羽向张辽和吕绮玲招招手,径自往城中府邸而去。
众人见状,也是纷纷散去。
王羽不是很喜欢开会议事,倒是很热衷于把人聚起来谈天说地,或者聚餐什么的。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主公如果郑重其事的召开大型的会议,就说明他要郑重考虑某个决策了。
不管持什么样的态度,都要做足准备才行,如果说服力足够,也未尝不能让主公改变主意。当然,这并不容易。
张辽虽然初来乍到,但也从赵云那里多少听说了一些王羽的作风,本以为对方煞有其事的召唤自己,是想面授机宜什么的,在军议上做出支持性的发言。
在对胡族的态度上,张辽和吕布的意见是相同的,因为他们深受其害,也知道胡族的威胁,应该能对王羽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助力。
可他没想到,王羽叫他,只是为了给他们安排住处罢了。
“内城的地方太小,没办法,先凑合一下吧。反正军议后,就要开始整军备战了,到时候大家都住到平原的军营去,那里宽敞得多。呃,你们先休息一下,元直、子敬应该很快会到,到时会有人来叫你们。”
为了安置二人,王羽费了不少脑细胞。
张辽好说,无论是做为部将,还是客卿,都可以妥善安置。吕绮玲就有些麻烦了,事实上,两人已经算是夫妻了,不然吕布会放心女儿跟来吗?可偏偏还没办仪式,就这么把人家领到后宅也不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