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睢安郡的设立,下邳已经有半数的领土被分割出去了,所以,王羽干脆废下邳郡,将原下邳东部的地域和广陵郡淮河以北的地域合并,置为临淮郡。临淮郡仍以淮阴为治所,成了存在于广陵与东海之间的军事缓冲区。
有了这个缓冲区,广陵豪强固然松了口气,青州方面同样省去了不小的负担。
青州军并未在睢安、临淮二郡驻军,在接壤的边境地带也只有少量部队驻防,主要职责是警戒而非防御。
下邳城这个战略要地并入了东海,张颌分兵两处,分兵驻守下邳、彭城,主力在彭城,下邳为辅,军事重心就此向西转移。
与魏郡、鲁国的两支大军相呼应,青州过半的军力都投入到了西线,中原攻略呼之欲出。
诸侯们当然不会乐见于此,但也没人能拿出有效的对策来。江淮一带,有实力对青州军做出牵制的,只剩下了袁术和孙策,前者已经和王羽一个鼻口出气了,另外一个正将矛头指向荆州。
就在周瑜扫平江东实力派诸侯之后不久,一些奇怪的言论开始流传,话题各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却相当一致,无一例外的旧事重提,将当年的襄阳之战拿出来说事儿。
这无疑对孙策造成了一定的刺激,虽然目前他正忙于安定地方,没有调集兵马西进的意思,但荆州消息,刘表已经接到了孙策的交涉。
按照孙策的要求,刘表必须交出当年参与谋划和执行的凶手,并且为孙坚披麻戴孝,祭奠英灵,才能得到他的原谅。若不然,就等着沙场上见真章吧。
这是很有孙策特色的交涉,和战书也差不多了。刘表虽然并非暴躁之人,可见信之后,还是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喝令左右,把送信的乱棍打出。
眼下,两家的关系已经到了破裂边缘。
刘表表奏黄祖为江夏太守,征东将军,遣精兵三万,增援江夏。后者和黄承彦是同宗从兄弟,黄家乃是荆襄望族,家族本身的势力就很庞大,再加上刘表的全力支持,实力不可小觑。而当初献计刘表,射死孙坚,解了襄阳之围的,同样是黄祖。
刘表此举,无疑做出了最强硬的回应。
孙策的脾气哪受得了这个?他当即调兵遣将,以周瑜为先锋大将,带同朱桓、邓当两大副将,带精兵一万,进驻柴桑。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进抵皖城,以为后劲,江东只留下了弟弟孙权,一众文臣,以及程普等几名老将留守。
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唯一有能力干涉的只有袁术,但这货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眼见孙策要和刘表开战,他推波助澜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去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