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半路,刘备渐渐清醒过来,向探路的斥候问道:“下邳昨天还有信传来,怎么一夜之间就……”若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真是死了都不闭眼。
“回禀主公,其实……”那斥候也是个精细人,只是远远张望过几眼,找乡民询问了几句,就将整个过程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果然如此……”刘备喃喃道:“我早该想到的……”
昨夜王羽发的求援信号,一度让刘备信心高涨,后来隐雾军奇兵突出,形势逆转,他只顾逃命,没空多想。现在经斥候提醒,他终于恍然,昨夜那信号,压根就不是求援,而是总攻的号角。
现在想到也来不及了,只是徒增悔恨而已,悔自己的自作聪明,恨王羽的狡猾多诈。
老天似乎就不打算让穷途末路的刘备消停了,正悔恨间,突然有亲卫惊叫起来,刘备愕然抬头,不及责怪亲卫,入目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之余,心神全被新的疑团占据了。
已然易手,甚至没经历过太多的战斗的下邳城竟然升起了狼烟!
刘备等人大吃一惊,从隐身的树林出来,登上了一座小山丘,遥望下邳方向。
只见城门开处,大股人潮汹涌冲出城门,通过沂水河上的吊桥,滚滚向西而去。看起来,倒像是城内发生了动乱,有忠于刘备,不愿意投降的部队夺门而逃似的。
但刘备吃了这么多亏,早就不像先前那么天真了,他才不相信,张颌这样的名将会在城内大部投降的情况下,还控制不住城防,搞得如此狼狈。
就算不考虑王羽的存在,当年他在平原吃的那场败仗,至今还记忆犹新呢。
因此,他不但无视亲卫们兴奋的提醒,还压制了几人的蠢蠢欲动,示意众人稍安勿躁,不可冲动。
他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就在貌似逃兵的那些过完河后,城门洞中又走出了一队骑兵。按照清理来说,他们应该是追兵,但看他们不紧不慢,好整以暇的架势,跟追兵可一点边都沾不上。
和骑兵同时启动的是沂水上的艨艟战舰,这些船的吃水都比较深,但船上没什么人影晃动,显然里面装的都是辎重。
骑兵后面是大队的步卒,阵容整齐,武器却有些凌乱,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少年将军,肩上扛着个硕大的铁蒺藜骨朵,身后还跟着几十名同样装束的壮汉,杀气腾腾,极为彪悍,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路数。
当然不是好路数,就在几个亲卫开始庆幸主公的先见之明,自己没有莽撞行事,一头撞到敌人的埋伏中的时候,刘备再次先人一步,意识到了张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