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

“刘备目前只有两个优势,一是下邳钱粮足备,城高壕深,麾下又有关、张,陈到等猛将,就算下相被破,被团团围困,也能坚持至少半年以上;另一方面,子敬传回来的消息应该不虚,幽州确实很有可能生变,到时主公不可能不回河北主持大局……”

赵云皱眉说道:“而主公轻骑南下,与袁术会盟,调停皖城战事,并迎娶二位新夫人……这种事的可能性太低了,怎么看都像是陷阱,刘备真的会不管不顾的往里闯?末将觉得,好像很难以置信啊。”

“若在下邳城主持大局的是子龙你,我自然不会如此定计,不过,刘备是不一样的。”王羽笑了,笑得意味深长。

历史上的赵云,似乎总是在打那种以弱击强,置死地而后生的仗,可谁又知道,这位不世猛将是个很稳重的人呢?

当然,总是置死地而后生,不是赵云的本意,只是他跟的老大太喜欢弄险,搞得做为近卫大将的赵云总是在救火。

赵云单独领兵打仗的时候,其实是很稳的,比如他打桂阳的那一仗,他从头到尾都没留给对手一丝机会,连美人计都不行。如果曹操和张绣第一次交手的时候,身边的近卫大将是谨慎细致的赵云,而非徒具勇力的典韦,那一仗纵然失败,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正是因为对赵云越来越深刻且精准的认识,王羽对刘备的评估也越来越准确了。

在这个时代,单说喜欢弄险出奇兵,刘皇叔若是自居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这世上就没有刘备不敢弄的险。

“刘备弄险出奇,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当然,这也与他总是以小博大有关,以弱胜强,不出奇本也不足以制胜。”王羽略带了几分感慨,刘备这样,他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

想到穿越以来的历次艰险,王羽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好运气。出奇兵这种事,哪怕计划再怎么周详,最终的结果也要看老天的意思。某种意义上,他是这个时代最能体谅刘备的人,哪怕明知是陷阱,为了胜利,也只能狠下一条心往里面硬闯!

现在,自己已经彻底摆脱了弱者的地位,战法也逐渐向气势磅礴的正攻法转变,但刘备却没有这个条件。

“其实,他找许攸当军师,是个天大的错误,最适合他的军师应该是擅长拾遗补缺,算无遗策的稳重人,孙乾虽然智谋差了点,但未尝不是个合适的人选……其实最适合与他搭档的是孔明,可惜被我捷足先登了,他也只能继续他的冒险生涯了,呵呵。”

王羽的笑声中不无得意,让赵云有些难以理解,以青州军目前的强势,无论怎么看,都没有把刘备这种人物放在眼里的必要,主公这股得意劲到底从何而来呢?

不过,想到有关于孙乾的情报,赵云对刘备是否会中计的疑虑倒是消减了不少。

南下后,在徐州打的这一连串战役,论激烈程度,远不能与赵云之前经历过的那些大仗相比,但这些战役也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战役都是在近乎透明的情况下开战的。

双方在对方阵营都有大量的探子和细作,除了上层的密议之外,几乎一切军事行动都是公开透明的,哪怕是一部一曲的军队的调动,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敌人所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