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页

只是因为王羽随便发了个誓,他们就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真的是忠臣义士了吗?

太天真,太无稽了吧?青州,可是连年号和律法制度都改了的啊!这是事实上的篡逆!

可无论如何质疑,眼前青州亡命的搏杀却是真真切切的。曹豹觉得很荒谬,一个致力于将大汉朝一切都推到重来的人,却以汉为名,激励起了全军的决死之心,天下还有比这更荒谬,更具讽刺意味的事吗?

他不懂,和他一样的旁观者多半也不懂。

王羽一面推倒汉制,一面立誓不称帝的行为,看似荒唐、虚伪,但在青州的领地内,在舆论系统刻意的导向下,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发酵,很多东西都已经开始朝着王羽期待的方向发展了。

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模糊的有了国家的概念,渐渐将‘汉朝’理解成‘汉国’。

国就是家,在自己的家园当中,每个人会享受到远高于前的国民待遇,同时,也有应该尽到的义务。

千百年来,华夏都是以天子来代表国家的,故而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只要没有大规模的战乱,皇朝的起始轮回,就和普通人没任何关系。

王羽自相矛盾的行为,隐隐暗示着,这个国家将不会再是一个朝代,因为没有至高无上的帝王,只有强汉留下来的精神和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观念上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在青州,国家的概念连初具雏形都算不上,这一次要不是逼急了,王羽也不会祭出这个杀手锏。

但这招是很有效力的。

后世明清时代的话本小说里,常常会出现一个词‘人心思汉’,在王莽乱政、光武中兴的时代有,在三国时代同样有。大多数人怀念的‘汉’,不是汉朝,而是曾经的太平年月。

所以,以汉为名,本来就很具煽动力。再结合上王羽的身份,和青州一年来实施的新政,被王羽激励起战意的琅琊羽林很容易就变得投入起来。

“大汉!”将士们高呼着,舍生忘死。

他们不是为了帝王而战,也不是为了诸侯的野心而战,他们是为了早日平定乱世,以汉为名,阻止祸乱天下的野心家们,将曾经的那个盛世重新带给天下人。

心志坚定且纯粹,所以他们才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